第239章 革命(1/9)
杨小山一听张三爷要投靠革命党,心里不免膈应起来。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现在的革命党到处都是,大清的江山都给他们占去一半,等同于过去的官府,投靠他们不是跟当兵没什么区别吗?
乱世当兵,就算能混个协统、混一个将军,都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哪能跟帮会大佬、坐地大户相提并论呢?
再说了,这是乱世,哪能去了人家就给个官当呢?就算带去的人多,人家给一个官当,家里的产业怎么办?丢给谁
当兵等于抛家舍业,他不是家有七兄八弟,而是只有他这一根独苗苗,他若去当兵,老娘指定吊死在他面前!
人与人的处境不同,想法就不同,张三爷现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本以为能说动马王爷三家联手控制全县,但马王爷装疯卖傻,一家独大的意图很明显。
马武这几年仗着他的女人们发迹很快,关键这王八收揽了周乾干黄福生和猪招官,就等于把县衙原班人马都包圆了。
马家上去了,陈杨两家下去了,这是赤裸裸的现实,要他张三爷去舔马王爷的肥腚,怎么可能嘛。
搬不动马王爷,陈杨两家的逆势都扭转不了,陈家不算旧账就是好的,绝无可能让他继续呆在德胜酒楼。
更糟糕的是,大清朝灭亡了,府台大人、县大老爷都不复存在了,他这个巡防营管带还存在吗?手下的三百巡防营兵勇都不一定会跟他,就算跟他,他恐怕也养活不了!
所以,革命党就是他张三爷的救命稻草,抓住了这根稻草,他张三爷还有望复活,否则,就是过街老鼠无疑!
杨小山毫无余地地否决了张三爷的革命路线,因为他觉得他目前缺的只是银子,没有银子可以压缩经营,无论如何都不至于去革命。
张三爷苦笑,然后很无奈,表示只能分道扬镳了。
其实在他的内心,顺应陈济堂杨小山说服马王爷扯旗子只是成就他人的下下之策,只有排除异己,自己做大才是他这辈子最想做的。
总督衙门不是垮台了吗?成都成立了新的军政府,打江山需要千军万马,旧政权他是管带,新政权就是机会,发挥得好何止是管带,将军都有可能!
所以,投靠革命党的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