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咸鱼的第三十三天(1/5)
舞剧这样新鲜、先进的表演形式,总是能吸引很多人的。官场中人爱胡乱分析它背后的政治含义,可艺术本身已经足够动人。
寿宴连摆七日,第二日,传旨队伍中就有一低阶小官看中昨日的表演,想搬演到京城去。
“国公英姿、二姑娘巧思,当让更多人知晓才是。”那绿衣小官恭敬请示,若是旁的戏班子出了好戏剧,自然人人跟着演,演的好不好另说,反正戏上的事情,怎么能说一个“抄”,这是借鉴。
“大人谬赞,这不过是我们姐妹对祖母的孝心,倒无意大肆宣扬。”迟生客气请那人坐下,笑道:“再则十里不同俗,云南的人可能爱看这样的戏,旁的地方可不一定。”
“二姑娘过谦了,好东西就是锥处囊中,其末立现,下官不敢欺瞒。二姑娘对琵琶的改造令人惊叹,只那琵琶音,就足以名扬天下。”琵琶是当世最时兴的乐器,人人都弹,正因此,想要对它有所改进,更是难上加难。善琵琶与善古琴一样,是标榜个人情操的常见乐器。
远的,在北齐有曹妙达因琵琶封王;近的,前朝有王摩羯因善弹琵琶得公主赏识,宫廷奏乐,琵琶也是主位,常用于领奏。
还有舞蹈,此时对舞蹈的追求还是独舞,赏个人风姿;或者群舞,领域整齐气势之美。两个人作主角,如同演戏一般,还是头一遭。主角是一个还是两个,看似简单的人员增加,对内行人来说,是表演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礼部负责宫廷乐音和祭祀大典,对这些非常敏感。
迟生避重就轻:“原是为了琵琶而来,大人直言便是,云南虽贫苦,一把琵琶还是有的,待会儿就派人送一把新琴过去,还望大人勿弃。”
虚言诓走了礼部官员,迟生留下作为“敲门砖”的林成龙,问道:“你怎么带他来了?”
“那位大人找上我,言可把大土司功绩显耀天下,我想着并不是什么坏事,就答应了下来。”林成龙偷觑迟生脸色,“我考虑不周,让二姑娘为难了。”
“舞剧是好东西,我也高兴它能传扬天下,但不能由外人来传扬,你懂吗?”
“懂,二姑娘说过,好东西要自己握在手里。”
“不止是这个原因,昨日的表演只是我对宣扬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