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时间如白驹过隙(1/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华夏子孙这基建狂魔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只用了三个多月属于青山村的学堂就建成了。
砖瓦是村里自己烧制的,地是属于祠堂的,木头都是从后山砍的。老爷们儿来干活也没开工钱,饭都是村里几位大娘婶婶们主动来做的。
淳朴的青山村民们,萧陵都快爱死他们了!
等学堂落成的时候,萧陵心里所想的名字终究是没敢写上去!
神州书院,这名号太大了,还远远不是现在他这小小的秀才所能承担的起的。
最终还是用了上报的名字“青山学堂”。
学堂占地一亩有余,青砖白墙,青瓦覆盖。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一直通到主路上,学堂外是割过的草坪,躺上去就能看到蓝天白云。
学堂里一排青砖房,按照自己的意思总共有六间,而穿过一排移植的桃树后有间比平常房子大一半的加厚砖瓦房。
房子里铺就的土法水泥,墙是三十六的砖墙,地下还有一个三米的地下室。
钥匙只在自己身上,房间铺的是土法水泥!非常幸运因为后山深处有一处石灰石矿,这玩意儿一煅烧就是生石灰再拿水泡开就能刷墙。
把石灰石碾碎掺上一定比例的粘土,经过高温煅烧再细细的过筛就是简易版的水泥。
用沙子一混合就是铺路的最佳材料,很快青山村就会有宽敞的水泥路了,又是一条发财的途径。
虽然这简易版的水泥远没有后世的工业水泥厉害,但也能使用。等啥时候能弄到铁矿石就能把钢练出来了,那时候才是物理化发挥大作用的时候!
三月十六,诸事皆宜。这一天的青山村,家家户户天不亮就起来忙碌了,婶子大娘们都去萧家小院置办酒席去了,青山村第一个秀才的学子宴和学堂的开馆宴一起办!
而老少爷们都去祠堂忙碌了,等红日初升的那一刻严肃隆重的祭祖仪式就会开始。
华夏子孙都讲究落叶归根,不论你身处何方,哪怕奔赴千山万水也想参加那举族共祭的典礼。
大清早,萧氏一族一百三十九个男人们都到了,修整祠堂瓦片,擦拭祖宗牌位,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打扫着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