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皖西白鹅特点(2/3)
区海拔最高达1774米。
气候条件
产区处亚热带的北缘,属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雨量适中;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l46c~156c,极端最高气温达433c,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241c。年平均日照时数1960~2330小时,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0~1600,无霜期平均为211~228天。全区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是风向转换季节,全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2~34/s。
土质水源
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五大水库总蓄水量为673亿立方米,水源充沛,水质优良。
饲料作物
产区主产水稻、油菜、棉花、、大豆小麦、山芋等,年粮食总产量3000万吨,为皖西白鹅的饲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外貌特征
皖西白鹅雏鹅绒毛为淡黄色,雏鹅成年鹅全身羽毛洁白,部分鹅头顶部有灰毛。喙橘黄色,喙端色较淡,胫、蹼均为橘红色,爪白色。皮肤为黄色,肉色为红色。体型中等,体态高昂,颈长呈弓形,胸深广,背宽平。头顶肉瘤呈橘黄色,圆而光滑无皱褶,公鹅肉瘤大而突出,母鹅稍小。虹彩灰蓝色,约6的鹅颌下带有咽袋。少数个体头颈后部有球形羽束,即顶心毛。
公鹅颈粗长有力,母鹅颈较细短,腹部轻微下垂。
生产性能
产肉性能
早期生长发育快,90日龄体重可达45~50kg。饲料转化率为(36~40):1。育雏期(0~30日龄)成活率平均高达968。
产绒性能
皖西白鹅产毛量高,羽绒洁白,弹性好,蓬松质佳,尤其以绒毛的绒朵大而著称。一年可活拔毛3~4次。平均每只鹅产毛349g,其中产绒毛量为40~50g。产区每年出口羽绒占全国出口量的10,居全国第一位。鹅皮可鞣制裘皮,柔软蓬松,保暖性好。每平方米重量仅有700克左右,是制作服装、工艺品等的好材料。
繁殖性能
公鹅6月龄性成熟,但配种多在8~10月龄以后;母鹅6月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