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和校花离婚:我获得预知能力」

第524章 有关耶里制药的销售策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24章 有关耶里制药的销售策略(2/4)

了。

巡察中,叶秋生随口提出了一些问题,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廖文瑞对答如流,这让叶秋生很满意,这个廖文瑞是原二药的生产副总,对车间的设备了如指掌,这也是他能留下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为菌株室有严格的安全措施,能进入该区域的只有菌株室主任夏一夫和万程前。

三个人都穿上了全套的防护服,臃肿的如宇航员。

叶秋生指着雾气缭绕中的一座一人多高的不锈钢罐体道:“这个大罐一天的生产能力是多少?”

夏一夫道:“按规划,前期每天可生产500万单位05l的针剂06万剂,后期全力生产的话一个罐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万剂。”

“一个病人需要的剂量是多少?”叶秋生边走边道。

万程前道:“这要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次,我们每剂注射液含癌克500万单位,轻症患者一般需要6剂,每天两次,连续三天,中度患者一般需要12剂,连续六天,而重度患者要视情况而定,加大剂量的话,六天需要24剂。”

“治愈率能达到要求吗?”

“能。”万程前看了一眼夏一夫,剩下的话没说。

“那么就是说,如果以中间值算的话,前期每日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叶秋生在脑子里计算。

“只能满足500人。”夏一夫道。

叶秋生笑了笑。

最近他脑子不太好使,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他竟然卡壳了。

但他知道全球有癌症患者一亿多人,每年还在以100万到500万人的数量增加(扣除癌症死亡人数),这是净增量,而我国癌症患病占比最大,全国现有癌症患者2800万,每年新增患者100万到250万(不是净增)。

如果耶里制造以每天只够治疗500人的生产能力生产,一年的生产量也就能救治20万人左右。

这对全世界癌症患者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而即使按一个罐体最大的生产能力算,产能增加5倍,也就堪堪和每年净增的癌症患者最低数量持平,现存的癌症患者不会减少,还有可能增加。

只有再增加5个菌株罐,才能使全世界的癌症患者数量维持在现有的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开局和校花离婚:我获得预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