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料事如神,三路大军压境(4/5)
接运往河东虞州囤着。
并设宴款待了宇文盛,对他父子好一通夸赞。
一番话讲的,宇文盛当即就表了忠心!
三月底四月初,北周已经筹集了所有兵力与粮草,已经整装待发。
第一路军,在三声炮响之后,从华阴县开往北齐的边境,宜阳进发。
与此同时,杨坚又做为信使,不过他没有亲自去突厥,他有信鹰啊。
他北上去了夏州,带一队人马巡黄河边上,察看河水地势,让他的父亲从那里过河最为合适。
他知道宇文护对他的父亲还是有排斥之心。
不过也没关系,他的父亲带多少兵马都不影响与突厥的联盟。
在杨坚察探到合适的渡口后,过了黄河前往突厥与大齐边境驻军营帐。
宇文护的探子看到真相就返回禀报。
与此同时,杨坚也就返回了长安。
经他向宇文护举荐,荆州刺史拓拔俭窝居荆州多年,没道理像杨忠、韦孝宽此等老将还征战沙场,他却在荆襄之处,独享清闲。
宇文护为了拉仇恨,一封调令把荆州刺史拓拔俭乃元魏族人,给调回长安,把他任命为杨忠的副将,协助杨忠与突厥联盟攻打大齐国北部疆域。
拓拔俭得知实情后,那是对杨坚父子一百个不高兴。
他虽是武将,安居多年,逍遥自在的日子不过,谁想去战场上打打杀杀。
宇文护为拓拔俭点兵两千做为他的亲兵。
而杨忠随了二百名亲兵,宇文护便没有再给他一兵一卒。
给了他一支调令,前往夏州调集两万府兵过黄河前往突厥汇合。
没有大军出发,自然也没有点炮送行。
有探子暗中跟踪杨坚,直到跟踪过了黄河,直奔突厥地界,等候突厥发兵之后。
第三路军,宇文护亲自到京机大营点兵十二万,三声炮响,从长安出发,直奔黄河,搭建了浮桥渡过黄河,前往河东,攻大齐晋州,兵分两路,其目的十分明确,以主力军主要是攻打晋阳。
邺城皇宫,坤宁宫,皇太后娄昭军一直关注这场战争。
当她听说大周三路军同时进发,就如段韶分析一般,直夸段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