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3/4)
高溶‘唔’了一声:“生的还是像朕一些,只有些许像十七娘。”
王荣捧着话道:“人说女儿肖父,郎君肖母这民间俗语,或许真有些准呢。”
其实在王荣看来,小公主与其说是像高溶,不如说是更像赵娥不过高溶本来就长得像赵娥,所以高溶的说法也没问题。
高溶盯着女儿看,看了好一会儿,见她努了努嘴,就觉得挺有意思的,之前那么久无聊地看着,好像也没什么了。再看她睡着不自觉打呵欠,就觉得更有意思了。
当然,也仅限于此了,他也没有培养出多深厚的慈父之心因为这个原因,他每次看完孩子去看杨宜君的时候都有点儿心虚,觉得自己可能是做不好他人口中的父亲了。不是说做父亲的都会天然爱自己的孩子吗?他真的没这种感觉。
最多就是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玩儿的小东西,和少时喜欢一把宝剑,喜欢一匹小马的感觉好像没什么不同。
于是,夫妻两个互不知道对方想法的情况下,都心虚了人在心虚情况下是很好说话的,一时之间,慈元殿、太初宫都无比平和。大家都觉得是因为宫中有喜事诞生了,官家和圣人都很开心,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真实美妙的误会。
只是相较于慈元殿、太初宫的‘天下太平’,寿仙宫就没那么平静了,赵娥对生下来的不是皇子,而是公主挺失望的——不只是她,前朝一直盯着这一胎的朝臣们,其实也挺失望的。只不过在高溶春秋鼎盛,且权威极重、脾气不好的前提下,大家暂时把失望隐藏了起来。
而且有一说一,前朝官员,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也不好这种时候说什么难道劝说官家多多宠幸后宫,诞下皇子,以安人心?不是不可以,但是吧,在高溶对这种事‘你随便说,听一听算我输’的态度下,大家也佛了。
累了,毁灭了等着皇后娘娘生下一胎吧。
相比之下,赵娥作为母亲,能说话的余地就大很多了。以来慈元殿看小公主为由,对着高溶和杨宜君暗示了一通。
翻译成人话就是:小丫头片子的烦死了,皇后没有生下皇子我真的很失望啊!皇帝多宠幸几位后妃吧,后宫这么多美女,多几个怀孕的,总有能生儿子的。
赵娥之所以这番作态,很大程度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