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色」

第186章 番外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86章 番外三(1/10)

纵观孙良宜这个人,他为官这一生,所受非议颇多。

他是元熙帝的老师,元熙帝登基之后,对他尊崇有加,后官至太傅。

其在朝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施政举措,得到了元熙帝的支持,包括:清丈土地,限制富绅兼并土地;设立商埠,加强与海外的交流与商贸;加强边防驻军,裁撤部分禁军;按收益梯度取税,减轻农民赋税,增加商绅赋税;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革科举制度,唯才用人;等等。

因元熙帝对其信任和器重有加,他提出的举措均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在元熙帝当政的后期,大燕国力较之前进一步繁盛,国库充盈、经济发展、百姓负累减轻、人民安居乐业。

但其提出并积极实施的举措得罪了一部分官绅、商人等,因此其为官时,受到不少攻讦,许多子虚乌有的事加诸在他身上,被人编成段子、写成书籍进行传播,他便成了一个媚上取宠、好大喜功、贪赃枉法、打击异己的奸佞小人。

传闻里,他□□过无数的少女,家中的宅院有放满了金银珠宝,还喜欢给自己的政敌扎小人、下降头,总之不是什么好人。

但实际上,他一生未曾娶妻,亦无后嗣。其在六十五岁那年向元熙帝提出致仕时,这位被人构陷为“贪官”、“奸臣”的正一品太傅,除了皇帝所赐的宅院和家中部分御赐之物,竟无什么值钱的东西,身边的下人也只有一个照顾他饮食起居的老妪及两个小厮。

致仕之后,元熙帝与他最后一次君臣、师生相见时,元熙帝并未向赏赐其他人那样赐给这位老师金银珠宝或良田,他赏了他一座位于江南的宅院,并交给了他一箱昭顺宸妃旧时在宫中所用旧物。

元熙帝对孙良宜道:“老师是寡欲之人,比起赏赐老师黄金万两或良田千亩,朕想这些或许更符合老师的心意。朕登基之后,已让人将母妃在江南老家的祖宅购回,我想老师应当喜欢那里作为自己的养老之处。”

已经老态的孙良宜含泪叩谢皇恩,辞别了这个他教导了一生、也辅佐了一生的帝王,然后带着一份房契和一箱昭顺宸妃的旧物,带着那个孤苦的一直照顾他的老妪回了江南。

他在回江南的路上,捡得一个被父母丢弃的五岁女童,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