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之妻」

番外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番外六(4/8)

像曹氏和昭平长公主这样想入伙的人不少,她们有钱有铺子,并不用拘泥于给绣坊的形式,只要是给妇人提供工作岗位,那就是殊途同归。

想明白之后姜桃又和曹氏、昭平长公主一商量,便着手新事业。

好些个高门大户的夫人、太太不拘是真的想做点实事儿的,还是想和她们拉关系、套近乎的,纷纷加入其中。

短短半年,京城里就涌现出招收女子的店铺。

虽然此时抛头露面对女子名声还是不好,但前去应聘的都是家里困难得不成的,饭都没得吃了,谁还去在乎世俗眼光?

渐渐地那些脂粉店、首饰店、成衣店的客人都发现店铺里有了女伙计的好处,也开始习惯有女子出去谋营生,诸多适合女子的岗位也被开发出来。

后头姜桃的绣坊越发做大,已经不只是在京城本地出售绣品,还和萧珏要了文书,搭上了楚家的商船,销到了海外异国。

异国他乡的人对中原的绣品本就宝贝,只是普通的绣品本就要价不菲,而且大多是丝绸那样不易保存、容易受损的料子,运输费自然越发昂贵。

而十字绣的绣品所用的十字格布厚实扛造,运输保存的费用相对低廉,再加上本就只有普通绣品十分之一的售价,稍微富裕些的百姓都负担的起。

姜桃也没想到海外市场开拓得那么轻松,后来眼看自家绣坊里的绣娘已经跳开十字绣学会旁的了,她就十字绣的技艺对外公开了。

萧珏帮着她颁布了诏令,想学的人自然可去姜家绣坊学,但后头十字绣品也要跟着朝廷的船队走,再缴纳一部分的运输和销售的费用,并匀出其中两成利润给姜家绣坊。

十字绣技艺本就容易上手,学会的人越来越多,自然是供大于求了。百姓本就需要其他的销售渠道,而缴纳的费用和匀出的利润拢共也就占总利润的三成,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慢慢地这种销售模式也就发展起来。

不过数年,京城一代乃至附近州府,女子的地位就逐渐提高了不少——手巧的可以做绣活养活自己,手笨一些的也可以去应聘其他岗位。男人们也受到激励,生怕被自家媳妇、闺女给比下去,但凡要脸面的都不敢再懒散下去。

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下,窈窈四岁了。

她的生辰宴按着姜桃的意思没有大办,只在沈家办了场家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罪臣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