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本王嗜好珍馐美味(1/10)
话说张易之一行人,行了大约一个月终于到了广州府。
就当张易之来到岭南,准备悠哉采风,他却接到了女帝发来的密旨。
来人一身干练的短打,作少年郎君打扮。
“月华君,陛下的意思,让我查查李绅治理灾情……”
武思月点头,面色冷峻。
“陛下的意思,秘密查清李绅是否,暗地里将赈灾的粮食、银子截留?毕竟涉及到一州刺史。”
张易之蹙眉,岭南刺史,朝堂大员,莫非真的涉及到一桩贪腐案?
岭南不比长安,强龙不压地头蛇,在长安,张易之名声极大,做起事情,轻轻松松。
可这新到一地,人生地不熟,女帝让做事,怕是挺难。
日头当空,城外却是成片成片的灾民。
不少官兵用棍子又打又撵,企图驱赶灾民维持一些秩序。
“滚开!”
城外设了十来个粥棚,有官兵在施粥。
环顾四周,不少领完粥水的灾民,还是臊眉耷眼的样子,没多少精气神。
好似风一吹就飞走的纸片人。
空气中弥漫着骚馊臭的气味,苍蝇嗡嗡作响。
地上成片的碎破布、烂菜叶子、碎瓷片、土坷垃头、小石子、枯枝败叶……
成千人聚在一起,天气升温,味道极为古怪。
张易之跳下马车,走到施粥棚不远处,伸头看去,哪里是粥,分明就是白色的淘米水。
灾民靠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活的下去。
刺史有直接向皇帝奏报的权利、主管粮务、水利、治安、农税……权力极大。
刺史究竟在干嘛?
武思月见此情景,悄悄对张易之道:“内卫查到,广州府官仓的中的粮食有很大问题,存粮多半是霉粮,我们怀疑官府中有人跟地方大户勾结,以新换旧在市场上套利;且有官员官官相护,趁着这次水灾,逼迫百姓卖地,甚至卖身……”
张易之连驿馆都没过去,直接去了刺史府。
“李公,镇北王来了。”
李绅正在翻看账簿,闻听此言,顿时一愣,朝堂发的折子,这位镇北王确实要到岭南来一趟,巧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