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四公主相看状元郎(2/4)
翰林院赵之越的祖上是读书人,父亲也是读书人,只是赵家的祖上和父亲都同仕途无缘。
赵之越的祖父读了一辈子书,考了一辈子,最后勉强中了一个进士。祖父母去世后不久,赵之越的父亲也因痨病,不到三十就病逝。赵家三代单传,只留下孤儿寡母。
好在赵家的祖上留下了上百亩田产,赵之越的母亲是商户之女,嫁妆也丰厚,再加上外祖父家时不时的会帮衬补贴一些,因此赵之越和母亲、幼妹倒也过得衣食无忧。
赵母虽是商户之女,却打小跟着西席习字读书,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情温婉和善,知书明理,日日用心教养一双儿女,更是早早把赵之越送去书院里读书。
赵之越十五岁时,赵母在京城置下一处宅子,带着儿子和幼女迁居到京城,然后把儿子送进白鹿书院读书。
赵之越天资聪颖,读书用功,很快就被白鹿书院的山长诸葛长明看中,收为了弟子。
赵之越苦读数年,不负期望,科考一路夺魁,最后在殿试中因出色的文章策论,被德昭帝看中,钦点为状元,让他入了翰林院。
赵之越踌躇满志,神采飞扬。他中了状元后,京城世家高门中有适龄待嫁女儿的人家,都先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只是后来不知怎么打探到德昭帝有意要把赵之越赐婚给三公主福云为驸马,才纷纷歇了心思。
赵之越站在宫门口,几番三次想着捏在手中的字条,思忖再三之后,还是去了锦茗阁。
换了衣装的小春子已经在锦茗阁的三楼定下了一间雅室。
四公主福华穿着一身寻常富家千金的衣裙,戴着幕篱,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下来,在尚嬷嬷的陪同下进了锦茗阁,直接上了三楼。
没过多久,赵之越来到锦茗阁,也上了三楼。他按照字条上的提示,推开了一间雅室的门。
见赵之越进来,四公主福华徐徐取下头上的幕篱。
“你是谁?”看着眼前举止娴雅,温婉大气,眉眼间却又不掩桀骜的女子,赵之越惊讶极了。
“赵大人,这是四公主。”尚嬷嬷上前一步说。
“四公主?”赵之越心中惊了一下,脸上的疑惑之色更深。
“福华见过赵大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