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柳家(2/3)
城州县的粮铺米铺;部分经过官府,持有户部文书,被运抵边关各地,充作军粮;余下的部分继续被运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的粮食,又有一部分流进了开设在京城中的各粮铺、米铺,剩余的则通过种种渠道进入户部。再由户部统一调拔。
至于贡米,则是经过了层层筛选的优质好米,直接被送入宫廷,只有帝王嫔妃皇室宗亲才有资格享用。
所以,在宋夏朝的粮食系统中,有不少粮商就是靠着倒运、售卖粮食发家致富的。柳家,正是其中之一。
柳家是江南地区的粮食大户。随着家族生意的不断扩张,柳家也先后在江南地区以外的襄州、宁州、遂州、秦州等地开起了粮铺。
襄州是安襄王的封地。前任安襄王苍昊之妻,现任安襄王苍琨的生母,就出自柳家,且是柳家长房的嫡女。
柳家通过嫁长房嫡女和安襄王府联姻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家族地位,又给苍昊送去了一名二房的庶女,同时还为安襄王府提供了十万石粮食。
老安襄王苍昊投桃报李,就给了柳家二房庶女侧妃之位。
所以,柳侧妃和王妃是堂姐妹。而柳家因为和安襄王府的这层渊源,近二十年来,一直得安襄王府的庇佑,在襄州城里可谓是根深叶茂、呼风唤雨、一枝独秀。
顾青、严壮和严新初到襄州,一是因为人生地疏,尚缺人脉;二是因为怕引起怀疑,没有刻意去打探安襄王府的情况,所以,三人对柳家的存在并没有足够重视。
直到他们买下小跨院,“锦记米铺”开始营业后,三人才逐渐了解到,襄州城内的米铺,竟有一大半记在柳家的名下。
不过,顾青和严壮、严新依然没有把这当回事。毕竟,开门做生意,各自凭的是本事。
但是柳家一向称霸惯了,而且几乎垄断了襄州城内的粮食买卖,突然见城内出现了一家从未听说过的“锦记米铺”,自然就盯上了。
米铺新开张,为了聚人气,拉顾客,顾青让每升米的售价比别的铺子便宜了两文钱,而且还推出了买五升米送二钱盐,买十升米送五钱盐的活动。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盐可是好东西,盐的售价也贵,普通平民家庭,一年到头都不见得能买多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