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6/7)
子豪恢复的不是很好,一直昏昏沉沉的,醒了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连萧剑去看他,都不认识。
见到孟柘,立即伏身行了大礼拜谢!
“快起来。”孟柘一把扶住他。
子豪跪着不动,仰首看向孟柘,清亮的凤眼,尽是孺慕之色。
“先生,萧大哥被本家叔父接走了,唯有小子无处可去,又不知家在何处。”他抓着孟柘的衣袖,小心翼翼地恳求,“请先生救人救到底,收下小子做个书童吧。”
孟柘的心底深处,猛然涌上一股痛彻心扉的惆怅。
想这孩子的曾祖——大燕圣祖皇帝,是何等的风流人物!
年少时,辅助父兄从朝代更迭的战火中抢得机运,建立大燕朝!后又镇守北疆,御强敌于国门之外!
荣登帝位后,为了和各地门阀势力相抗衡,她优遇寒门有志之士,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制度!
又以强权手段废除了大权在握的承相,设立枢密院,抽调翰林院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
在各州省府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个机构来分掌行政、司法、军事,削弱当地门阀世族的权力。
经济方面,更是另僻蹊径。撇开门阀掌控的河运,组建水师,打开海上通道,用海运取代河运!
如此大刀阔斧的国政改革,在给底层百姓带来安稳与富足的同时,自然也引起了世家权贵的忌惮与仇视。
各门阀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暗中与神界的卫道者们沆瀣一气,掳走姬云帝君。又在圣祖皇帝御驾亲征时,置家国与黎民百姓不顾,勾结北狄,设下埋伏。
因不愿受被俘之辱,燕圣祖用随身携带的火药弹,不仅带走了北狄大可汗和几部首领的性命,也让自己尸骨无存。
消息传回大燕,枢密院立刻分成了三派。
以门阀为代表的守旧派支持皇叔继位!
论血缘,这位皇叔与燕圣祖没有半丝干系,他只是碰巧姓周,又碰巧救了燕圣祖的爹——大燕高祖皇帝的命。
二人既是同姓,又是生死之交,便联了宗。待大燕立国,他便被尊为皇叔。
这样的人能被门阀选中,无非就是臣强主弱,好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