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整顿秦淮(一)(1/4)
夜晚的秦淮河畔,灯火通明。橘红的灯光碎成一片片洒在河央。流金浮动,迷了双目。管弦丝竹,幽幽怨怨,吴侬软语,咿咿呀呀。夜已深了,却正是烟花绚烂之时。
苏明坐在小船上,木浆滑动,激起水声。潺潺清冽的流水粘了这勾栏瓦肆的胭脂水粉,听起来竟感觉十分腻耳。
陪在她身边的是自己的贴身侍女慧儿和王公公以及锦衣卫百户王兴国。
苏明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崇祯削减锦衣卫东厂也许是个错误。到她这里用人都用不到。不过老话说得好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经此一难,从北京来的东厂三千人锦衣卫三千人。这些人还能追随朱明王朝,总比那些逃得逃降得降酒囊饭桶之徒好得多。
当王公公报上人数时,苏明乍一听还很开心。然后王承恩垂首叹道,以前先帝在奉天门御门听政的时候,每年正旦、冬至、万寿节三大朝会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多达一千五百人。
听此苏明只感到心很累然后还不忘安慰王公公,说要是来了这么多人,咱们也养不起。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苏明很不喜欢此人,此人父亲外祖身份显赫,是个官二代富二代,国家危难之际竟然只与幕僚喝酒瞒骗崇祯谎报大捷。
这些事都是朱慈烺告诉他的,自从她到了南京安稳之后,两人的书信不断,书信中朱慈烺的嘱咐可以说事无巨细,特别在人事运用上面,让苏明可一窥人心。
朱慈烺前不久在北京郊外目睹过瘟疫发生的惨状,预防瘟疫之事估计不说达官贵人,就连苏明都不曾想到。他却记在心里,特地嘱托妹妹办好这件事。
苏明对绍武皇帝朱慈烺的评价是勇猛不失缜密就是有些是身娇肉贵。苏明和齐安两人逃难时候,苏明也只是染了点风寒,朱慈烺当初夜宿荒庙都能被稻草惹得浑身发红发痒,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动乱之际知人心,苏明也不是明史专家,要不是朱慈烺对这些人有几分洞悉,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该用苏明也没这个能力经历一一调查清楚。所以后世史书载,中兴之业没有绍武皇帝与坤兴长公主两人相互配合信任恐怕早早就要付之东流了。
于是思前想后她便差使骆养性去浙江收集海舟,整顿商贾。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