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奸商」

第17章 小仙女指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7章 小仙女指路(2/3)

好回答,总不能给陈婉晴讲一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的大道理,也不能把自己想要做生意发大财,运用他满脑子的金融知识实现富甲一方的真实内心想法托盘而出,一时间竟然顿住了。

见李铭不答,陈婉晴继续问道,“未来你是打算从文还是从武呢?”

“从文还是从武?”

“我大明以文制武,从文方为正道,你有秀才的功名,天分聪慧、年纪也小,继续奋发,或可一路高中,几年之后或许可以中进士。”

陈婉晴见李铭似有所感,便接着说道:

“地方上县州府,再上面分守道、布政司,再有管兵的总督、巡抚、兵备道,凡封疆一方者,皆为文官,李公子有大志向,自然是文官更好。”

李铭摇了摇头,他当然知道文官好,可是他却心知如果按照他记得的历史,大明还有四年就亡国了,国都亡了还考个球的科举,况且他着实对八股文一窍不通,让他去做八股,还不如一刀杀了他,然后这些却无法说出口。于是问道:

“有没有什么捷径?”

“捷径?”陈婉晴听后十分不解。

“在下的意思是,有没有什么秀才就可以担任的紧要官职?”

陈婉晴听到李铭这样说,不禁皱了皱眉,觉得这李秀才还是急躁了些。

“大明的官职授予,十分看重科举出身,许多要紧职位,不是进士出身,便无法荣升,尤其是文职,举人的功名连七品知县姑且都极难担任,单单秀才的功名就更难在从文的仕途上有所作为了。”

陈婉晴怕李铭误入歧途,进一步阐明了科举的重要性。

李铭听完陈婉晴这番话,更是眉头紧皱,一副为难的样子。

突然问道:“地方的文官,却是不带兵的吧?”

陈婉晴见李铭这样问,心思回转之间,便明白了李铭的意思,于是反问道:

“那看来李相公是有心从武了?以秀才的功名从武,以此番大捷,谋一个百户的武职,当是可行的,疏通得当,便是要谋个千户也未必完全不可能。”

陈婉晴娓娓道来,显然对于大明官场是自有一番见地的。

“川南安岳人张任学,乃是天启五年进士,曾任太原知县,因河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明末大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