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奸商」

第36章 狮子大开口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6章 狮子大开口(2/3)

谢道:“谢老父母大人,如今我军连续经历大战,伤亡惨重,急需钱粮,学生代众乡勇谢过大人!”

同知蒋先光便说道:“合州乡勇,兵额五百,应宜加快补齐兵员。”

李铭这番欲擒故纵,等的就是这句话,如今终于说到正题上来了,便面露难色道:“五百兵额,耗费钱粮巨大,合州北地土地贫瘠,我寨中衣甲兵器极为缺乏,粮饷供应学生也力有不逮,还请州城想想办法解决。”

听到这话,单熙倡皱起眉头,心中想道:

“这李铭怎么如此油滑,还没上任,便要这要那的,明明吞了诸多的缴获,竟然在自己面前哭穷。这哪里像个秀才,简直一副奸商的嘴脸,小小的年纪,也不知在哪儿学来的世故。”

于是他略为思索,开头道:

“粮饷方面,乡勇可以参照卫所弓兵待遇,每月五钱银子,每名乡勇一年六两的工食银,本州财政吃紧,回头你去找蒋大人,先支半年的粮饷与你。”

李铭赶紧称谢。

单熙倡继续说道:“衣甲兵器嘛,这个要看下库存,一会蒋大人带你去领,先领发一批,不足的以后再筹措!”

李铭便跟着蒋先光去库房了,蒋先光带着李铭来到兵械库,打开后里面陈放着各类兵器,有棉甲、号衣、斗笠盔,还有刀、枪、弓箭、箭矢,还有三眼铳和鸟铳。

李少华看着这些兵器衣甲,忍不住的摇头感慨,这些兵器保养得不好,许多刀枪都锈迹斑斑了,真是可惜。

蒋先光便道:“原本这些兵器保养是有规矩的,然而战事吃紧,督师杨嗣昌大人抽调川、陕、豫、湘、鄂等各地兵马,会剿流贼,保养的好些的兵器都被带走了。”

李铭听知道督师杨嗣昌,此人也算是明末的一大牛人,在剿灭流贼方面还是有些手段的,他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的确是打的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主力几乎全军覆灭。若不是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寇,说不定杨嗣昌还真能荡平流贼。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明朝末年,清军和流贼仿佛商量好了似的,轮番上阵的折腾大明,清军退却后,张献忠很快又举旗反叛,直到现在也没彻底剿灭。

李铭对那些生了锈的兵器并不感兴趣,却对三眼铳和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明末大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