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奸商」

第37章 此女子好生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7章 此女子好生养(2/4)

李铭回到宅中,宅府里,管家黄达财早就在此等候,另外还有三个铺子的掌柜,听闻少爷到了州城,全都过来拜见,纷纷恭贺李铭荣任合州练总。

在黄管家的指引下,李铭和这几个管家一一见礼。这三个掌柜分别是米店掌柜顾大通,布匹店掌柜焦文承和成衣店掌柜陈寿增。几人都是跟了李家多年,在三家商行立下过不少的功劳。

李铭听他们这样说,便问道:“咱们三江商行的米店、布店、成衣店的货源是从何而来啊?”

米店掌柜顾大通便答道:“看来少爷平日只读圣贤书,不曾关心过家里的生意,咱们家的米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成都,一个是湖广,这几年川中大旱,所以米主要来自于湖广,当然,咱们李家庄田产出的米也有在店中销售,不过占比不高。”

李铭点点头,又问道:“布匹和成衣呢?”

焦文举答道:“布匹则多来自于江南,江南的织坊,规模大,价格低,运到内地,利润颇高!”

陈寿增也答道:“成衣则多来自重庆、成都两地,这两地都有规模不小的制衣坊,与布匹不同,成衣却是距离越近成本越低,利润也就越高。”

李铭听罢自己的家族生意,心中暗自嘀咕道:“原来我家的三江商行,其实是个商贸公司,说白了就是二道贩子,这种商业模式,能赚多少钱?”

李铭便心中计划着,不能光走商贸的路子,得走产销结合的道路,这样才能赚取更大的利润,产能不在自己手中,生意的命脉就不在自己手上。

李铭定下计较,便吩咐道:

“我们得建立自己的作坊,此事交由焦掌柜和陈掌柜去办,焦掌柜掌着布行,应多进些棉花,务必在本月之内,开办三江商行自己的织坊;陈掌柜也一样,应当在本月内开办三江商行自己的成衣行,不必担心销路,光天生军的冬夏军衣,就是一笔大单。”

见两人面带难色,李铭便说道:“不要担心钱粮和销路,你们拟一个章程我过目,只要合理,钱我会拨下来,作坊的开办则需要你们自己去张罗了。”

两个掌柜都点头答应,表示一定会按照少爷的吩咐,尽快把织布坊和成衣坊建起来。

布店和成衣店的转型,李铭已经安排下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明末大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