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遇刺(1/3)
相比于水师这边招募顺利,赞画官的招募便困难了许多了,眼下的读书人,大多是死读经书,基本不会涉猎圣贤书以外的内容,故而汪梓聪和程万里虽然见了不少读书人,却也没选到几个符合他们要求的。
李铭深知如果按照他们心学传人的要求,要做到知行合一这一点,即便是放眼整个大明,这样的读书人也是少之又少,于是他对汪梓聪说:
“梓聪兄,倘若选不到满意的人选,不妨降低些要求,能读会算,会看舆图,对山川地理有一些粗浅理解,也可以招募嘛,我军中现在急缺人才。”
汪梓聪便有些气馁,对李铭说道:“李相公,在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李相公,其实并非天下无人,眼下李相公招募不到合适的赞画,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你的官位不够高,对读书人的吸引力不足。”
程万里也补充道:“倘若是单熙倡大人招募人选,必定是从者如流,不似我等这般非要在矮子中拔高了。”
李铭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明代的读书人极为清高,个个都自命不凡,有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傲气,且不说自己仅仅是个小小的练总,即便是李自成、张献忠前几年聚众数十万,招揽读书人时,读书人往往宁愿自尽也不愿从贼。
像汪梓聪、程万里这样的举人,若不是李铭对他们有救命之恩,是决计不会答应暂时留下来帮助李铭的,而且三年之后他们依旧会离开李铭,进京赶考。
李铭便感慨道:“我的官身应该月底就要下来了,看来还是得加倍勤勉,争取再立新功,让天生军名扬天下,才会有更多的读书人愿意相助吧!”
最终,两人也只为李铭招募了八个能写会算,年纪偏大,已经科考无望的中年夫子,先录入赞画堂。
合州的事务料理完毕后,黄达财传来讯息,说三汇镇、小沔镇的煤山都试采出了煤,煤层埋藏很浅,煤质极佳,李铭启程去三汇镇看看煤矿的情况。
李铭带上了李少林和两甲的骑兵前往三汇镇。合州往三汇镇,会经过一片密林,这里丛林茂密,长满了各种阔叶树木。
一行人缓缓从林中小道中穿行,李铭和李少林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两人正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