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假装(1/9)
多尔衮并没回贝勒府,半路下车骑马走了,去哪儿也没说,回不回来吃晚饭也没说。
明玉见他心情似乎不太好,便也没问。
回到贝勒府,明玉忙起来,先是去了一趟暖棚计算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又叫来魏循,比对了一下汗王宫所需菜量,并且预估了各贝勒府的零星需求,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还要再加一个暖棚。
盛京比南边冷得早,没有暖棚的话,只有在春末、整个夏天和初秋才有新鲜蔬菜上市,漫长的冬天几乎全靠贮藏在地窖里的萝卜白菜度日,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很大。
不止汗王宫,其他贝勒府也一样。
魏循大致估算了一下,仅冬天一个季节,刨去成本,能稳赚三千两银子。
一年下来,应该可以赚到五千两左右。
算完魏循有点小激动,明玉放下茶盏笑道:“这点出息!暖棚的西洋菜只是一个突破口,赚点小钱而已,大宗的粮食才是真正的摇钱树。”
想到如今日益高涨的粮价,和明玉所说的高产作物,魏循仿佛看见了金山银山:“懂了,我盯着呢,种子年底之前能到,不耽误明年春种。”
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蔫吧下来:“福晋,你把大汗赏赐的土地还了,种子来了,也没地种啊。”
就算西洋粮食再高产,地太少,照样赚不了大钱。
明玉让娜塔拿来一个四角包银的木匣子,打开匣盖,从里面拿出两张地契递给魏循。
魏循展开一看,好家伙,整整一百五十亩良田,还有一个二十多亩的小田庄,都在赤鹿山附近。
目光扫过两张地契的土地归属,赫然都写着镶白旗。
这把稳了!
明玉收起地契,问魏循:“吉兰能接手暖棚吗?等粮食种子到了,我打算让你住到田庄去,专门侍弄粮食。总管月例不变,暖棚分红照常,粮食也分你一成利,如何?”
种子是明玉买的,土地是明玉弄来的,农户也是明玉给的,他只是帮忙牵线买了点种子而已。
今天刚刚收到福建那边的来信,说晋商也在市舶司预定了一批番薯、马铃薯和玉米的种子,数量跟他要的差不多。
这些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