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3/6)
往上走。直到清理到最后一块台阶,两人盯着那句‘答案正确,过程也正确’迟迟舍不得打扫。
许京珩摩挲着她中指上的求婚戒指:“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愿意。”夏知予脱口而出,她的手隔着口袋,挠了挠他的腰:“这是一道送分题。不论你在哪里求,以什么方式求,最后结果都是我愿意。”
手里的地刷杆撞上绿漆的栏杆,发出金属碰撞的声响。
许京珩捏着她的下巴,下扣,没给她反应的时间,嘴唇相碰的下一秒就以最直接的方式勾缠住她的舌尖。
开合间,她感受到滚烫的气息不断地被输送进来,然后吮吸索取,一一地被讨要回去。
哪怕是数九寒天,她都觉得似有烈日当头。直到蝴蝶骨撞上楼梯的扶手,伸手摸到冰凉的铁栏杆,她才分得清四季的界限。
-
大三那年,夏知予在老师的推荐下去当地的传统媒体实习,她对自己就业方向十分清晰,实习期间积累了不少作品,所在大四秋招的时候,她如愿拿到了东市知名报业的offer。
蓝色的报业大楼安静地矗立在东市的老城区,是两栋看上去不太新的大楼。红色的报刊名显眼地挂在大楼顶层。夏知予摁了电梯,推门进去。报刊架就在进门的左手边,上面杂而有序地叠着过往的报刊,报刊新旧程度不一,仿佛是一部经年累月的发展史,而这些发展史正亮出一群人坚持的底色。
夏知予办理完入职,由人带至工位。带她的人很年轻,姓张,看着不比她大几岁,她拿着一叠报纸往桌子上一扔,没做过多的自我介绍,直接开始派活:“一会儿发你两份录音文件,转成文字稿后发给我,上午就要。除此之外,梳理一下东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外来人口政策,明晚给到我。”
夏知予飞快地记下这两件任务。
录音转文字,她之前实习的时候也做过,基本是靠ai自动转文字,再针对不准确的表述进行修改。但她没想到,对方发来的是两份带有外乡口音方言的录音文件。
她听得懂吴语,却听不懂南部吴语,也就是瓯语。
找了几个识别方言的软件,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上采访对象是老人,老人家在表述的时候想到什么说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