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房如意」

开篇【不喜欢可以不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开篇【不喜欢可以不看】(1/4)

我的家乡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幅员面积3341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书法之乡、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边疆重镇。

集安市整体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岭南具有明显的半大陆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风早度,秋霜晚至。森林覆盖率达8216,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30天。

集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品质优良的人参、山葡萄、五味子、蜂产品、食用菌等驰名全国的特色资源,是全国最大的山葡萄产区,是重要的健康食品、保健品原料和生产基地。

集安原名辑安,亦称通沟或洞沟。远在三、四千年以前,就有人劳动生息,繁衍在这里。

周初武王克商,箕子率五千人入朝鲜,后发展为朝鲜侯国,其势力范围已达集安在内的鸭绿江中游一带。燕昭王东击朝鲜侯国,此地属燕。秦灭燕属辽东外徼。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和鸭绿江两岸设置乐浪、真蕃、临屯、玄菟四郡。集安隶属玄菟郡的高句丽县管辖。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浑江流域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区),同时筑尉那岩城(丸都山城)。从此,集安便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长达425年之久。

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迁都平壤。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唐于今集安设哥勿州都督府,属安东都护府管辖。

七世纪末,靺鞨族崛起,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地方民族政权—渤海。集安为西京鸭绿府的桓州。

辽灭渤海,建东京道于辽阳,在集安仍置桓州,隶属于东京道渌州鸭绿军节度。

金继辽制仍设东京路于辽阳,集安归婆速府路管辖。

元朝时在辽阳设辽阳行中书省下辖辽阳路、沈阳路等,集安属辽阳路的东宁府管辖。

明朝在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叫房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