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279章 孔明修缮宫阙谋大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79章 孔明修缮宫阙谋大业(2/4)

众多文官,陆续都被征调至长安。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长安被选定为刘备势力未来的发展重心。

这一决定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

最重要的一点是,长安的地理优势显而易见。

它地处关中平原,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昔日汉高祖刘邦正是以关中为根基,最终一统天下。

如今刘备占据此地,自然也有意效仿先贤,以此为跳板,逐鹿中原。

此外,长安的政治意义也不容忽视。

作为汉代旧都,它承载着无数汉室遗民的期望。

刘备以“兴复汉室”为旗号,以长安为中心,无疑能更好地凝聚人心,彰显其正统性。

再加上关中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粮产丰富,足以支撑大军征战所需。

这些优势,使得长安成为刘备势力发展的不二之选。

……

为了进一步巩固关中,刘备与孔明等人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方案。

首先,农业是根本。

孔明提出,应大力推行屯田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同时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

还有,先进铁制农具也马上推广至此,以提高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

其次,大力发展手工业也被提上日程。

孔明认为,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还应成为手工业的重镇。

孔明建议将刘备势力的手工业中心迁至长安,集中资源,发展冶铁、纺织、陶瓷等行业。

最后,孔明特别看重商业。

在三国时代,商人地位低下,甚至备受鄙视,但孔明作为穿越者,深知商业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孔明全力发展商业。

如今凉州已归刘备所有,向西的道路畅通无阻。

孔明向刘备提出,派人向西开展外交,重新打通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

将蜀锦、铁器以及其他手工业产品,销往西域乃至更远的地方。

……

对于孔明的种种举措,刘备向来是全力支持,放心地交由他去操办。

无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