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章(1/5)
崔清若前脚从公主府出来,后脚就遇上了额头沁出薄汗的谢庭熙。
那人脚步匆匆,却在看到她的那一瞬,停下了脚步。
她欢欢喜喜地跑过去,拉着那人的衣袖,撒娇道:“夫君回来接我啦?今日月旦评可还顺利?”
谢庭熙没回答她的话,认真打量她。
没瞧见她脸上有掌掴的红印,也没看到她的发簪有垂下的样子,还没发现她的身上有任何血腥味。
她没被打。
谢庭熙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落在她的眼里,就是这人一直像块木头,不说话只静默着。
崔清若又问:“嗯?”
被她拽着的人,才慢吞吞道:“今日一切顺利。”
他又补了一句:“不是来接你的,只是顺路。”
她道:“哦,知道了。”
公主府和他们住的小院那可是南辕北辙,原来这也叫顺路。
不过,夫君也是要面子的,她就不拆穿他好啦。
崔清若凑近他,眼巴巴地问:“夫君,你还没回答我。今日月旦评可还顺利?”
谢庭熙沉默,过了会儿,才慢悠悠道:“顺利。”
看着夫君两手空空的样子,她有些担心。
月旦评,重要的不是“月旦”,而是那个“评”字。
评书画、评诗文、评人物,不论好坏,都会用一张上好的宣纸,写下不多余十字的评价。
有人得了一句好评,从此以后,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有人被先贤扣了恶名声,到死都背着这层枷锁。
前者,譬如当今陛下就是因为一句月旦评,从此在众皇子里脱颖而出,乃至琅琊王氏愿意把嫡女嫁给他。
至于后者,那可是太多了。多的是风流飘逸的名士,被委了“浮华孟浪”的名声。从那以后,到死都为人唾弃。
她只想着夫君得了好的评价,利于他日后为官科举,却忘了人之偏见之大。
因为夫君的出身,那些自诩清流的士大夫,或许会带着固有认知品评他。
她小声询问:“夫君,可是今日有人为难你?”
谢庭熙疑惑地瞥了她一眼,轻轻摇头,“无人为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