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1/6)
看到这,荀彧终于知道这个奏章为什么没有经过尚书台了,这应该是私下里,朱儁和皇甫嵩联袂上书的,上面也有二人的名字。而恢复北军五校,这件事牵扯的事太多,已经不是单单一个命令所能完成的。
西汉时的禁卫军分为南军和北军,文帝时合南北二军,从此,南军名没。汉武帝时,改北军中垒为中垒校尉,改中尉为执金吾,又增设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七校尉,是为北军八校。
东汉时,光武帝进行了“光武改制”,其中关于军事的一条便是对北军的改制:省中垒校尉,设置北军中候为主官;虎贲营并入射声营,胡骑营并入长水营,至此北军八校精简为北军五校。
这其实还和长安城与洛阳城的防守不同,同样与两地宫室不同而改制的,还有卫尉所管辖的镇守宫城的士卒。
“光武改制”最被诟病的一点,便是对全国军制的改革了。
建武七年三月丁酉,光武帝诏曰:“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
这本就是天下太平之后的裁军之策,东汉不是宋朝,外有大敌,所以不需保持数十万的常备军,只需留够守卫京师与重镇的禁卫与驻守边疆的边军便可。
现在袁绍麾下的应劭初步勘定的《汉官仪》中指出:“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讲肄课试,各有员数。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
《文献通考兵考二》中记载:
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同战阵),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癃(衰弱多病)罢。”)。
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一岁当给郡县官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於官以雇庸者,已上,戍中都官者一年为卫士;京师者一年为材官、骑士、楼船;郡国者一年。三者随其所长,於郡县中发之,然後退为正卒,就田里,以待番上调发。
所以这次裁撤,基本上将西汉以来国家的征兵制,全部裁去了。不仅没了按特长细分城的材官、骑士、楼船等兵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