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曾经沧海已桑田(3/4)
夏家感恩不尽!辉辉能结识你们,也是他的三生有幸!”
哈哈!我妈还是有些口才的!当然,也是她的肺腑之言!
“阿姨!叔!媛媛的确是个好媳妇!我虽然这次是我与她的第二次见面,当辉哥告诉我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后,我真的好感动!她能等辉哥这么多年,确实值得钦佩!要不是王小姐心生变故,恐怕媛媛会继续等下去的!”
我深知,阿婵临行的前夜能说出这番话,虽然是拉家常,但也是间接道出了藏在她心底的诸多遗憾!
自从年前在深圳与阿婵告别以后,我就想:如果当年我跟阿婵在一起,绝对会上曹姐的贼船,也就不会为了王沁而去冒险!
至于有没有今天的我,就很难说了!
恶惯,总会有满盈的时候!
只要我继续走,即便不欠下一条人命,我也就永世不得翻身!阿婵也会受到连累!
天意啊!
一路向东再往北,客轮在似河又似谷的洞庭湖里缓缓航行了一夜,天明时分终于靠岸;在湖的边沿,还有河的存在;进入湖的腹地之后,三层楼高的客轮居然像跌进了不到三十米宽的河谷里,两边全是冲积而成了泥滩几乎没了船顶,船员还用竹篙站在船头利用强光探照灯来击水探路!
这还是在洞庭湖里航行么?
我禁不住在心里惊呼:我的名满神州的洞庭啊,你已经病得不轻啦!
站在船舷边的婵爸爸直摇头:这就是我一直神往的洞庭湖啊,真可惜呀!
据家里的老人们讲:以前,洞庭湖发大水的时候,上游下来的水都还比较清;但到了60年代末期,每年从上游流下来的水就像泥浆;其原因就是:从1953年开始,位于太行山脉的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大队利用十年时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将荒山改造成了梯田,深谷改造成了良倾,粮食获得了当时亩产标准的大丰收;1964年春,国家一声号令,将“大寨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
于是乎,地处四条支流上游的省份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将荒山改梯田,原有的护土植被遭大肆地破坏;赶上梅雨季节,地表层的泥沙便被冲击后顺水直泄而下,一路狂奔后落在了洞庭湖内,也就成了现在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