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2/5)
非我以后辞官归家,我们好几十年不会再回小河村了。”
江一晗的话有理有据,李氏反驳不得,唯一还有疑虑的,“若是没有考中呢?”
江一晗轻轻笑了笑,看着李氏眼角已经爬上的细纹,语气郑地有声。
“若是没考中,就算女儿借着科考的机会,带着你和阿旭,一起游览这大好山河!”
在这时代,各地人氏若无官府文书,是不能随意离开户籍地的。
李氏和杨旭也是,若不是江一晗借着参加春闱的机会,有官府的正式文书,带着他们一起出门,这辈子能去的地方也是有限了。
现在有这机会,女儿又有孝心,李氏有什么理由不答应。
“好,好,爹都听晗儿的。”李氏眼里泛上热泪,心里无比慰贴。
都说女儿不如儿子贴心,可他的晗儿又哪比儿子差了,就算娶了夫,可事事也都惦记着自己,生活方方面面比她母亲还要体贴。
既然一家人准备一起出门,家里该收拾的收拾,该准备的准备。
这趟远门也许一去几十年,但小河村算是江家的根,村里的房子和地还是要留着,托村里照看,由村长做主照料。
安排好村里,江一晗又跑趟县里,先去流芳斋和刘掌柜算了这几个月书的抽成,也告知书斋自己准备去参加春闱。
刘掌柜大笑着贺喜,也告知江一晗流芳斋在景朝各处都有分店,哪里都能兑钱。
其实若是一般作者,流芳斋早就直接出一大笔银子买断了,哪里还会这么麻烦一直让记账给抽成。
可江一晗眼瞧着越来越有地位,流芳斋自然也就高看江一晗一眼,不仅一点没少的算了卖书的抽成,还另外多给了江一晗五十两的银子,让她做出门的路费。
自从江一晗中举,江一晗在家已经收了好几户县里的大户送来的贺礼。
这些都是县里富人们的潜规则,不收反而不美,以为哪里得罪了你。
所以虽然书斋给得多了点,但江一晗迟疑了一下也还是收下了。
“那就谢过掌柜了。”
“唉,道什么谢。”刘掌柜一摆手,“我托您的福,因为这书哪里都卖的大好,明年也能再往上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