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天机变【四】(2/9)
谷叔避过他的眼光,低叹了一声,抬手将他搂进雨衣,钻进了暴雨之中……
三日之后,六岁的李武安出现在镇上的供电所门口,手臂上缠着一节导火线,导火线的尽头是雷管,被他插在腰间。为了掩盖,他穿了一件父亲的军绿色的外套,秋天毒辣的阳光下,早已捂得浑身是汗。
雷管,取自于市建筑公司保安处的仓库,那个年代全民备战的风潮已经过去了,但当初发到各单位的武器弹药却没有回收,仍旧被堆积在废旧的仓库里。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从南向北开始吹了,建筑公司完成了从国企到私人承包的转型,公司上层已经集团化,只负责工程招揽和扣除管理费,下面施工则是各个包工队。
曾经在整个建筑公司里最风光的保安处,成了最多余的部分,被无情裁撤,保安处管理的弹药库,也成了无人负责的“火药桶”。
当然,李武安之所以能够拿到雷管,主要是因为他父亲李稻,当初就是这家国营建筑公司的仓库管理员,父亲是退伍兵,除了一把力气,八大工种一个不会,在时代的洪流下,成为第一批被时代抛弃的人……
偏偏当了那么多年的兵,李稻成了最初所有人都羡慕的城市户口,可偏偏在这个时代,在村里一分地都没有,活着就成这个家庭最困难的事情。
最后全家以母亲的名义承包了一片荒山,父母就开始起早贪晚的在山地里种核桃,去城里卖核桃……而那个雨夜,天黑路滑,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李武安固执的认为,如果当时供电所没有停电,如果当时崎岖的山路上的路灯亮着,他父母的车子就不会翻进山沟里,在医院里送走了娘亲,又看了一眼躺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爹,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就翻箱倒柜的找到了一串生锈的钥匙。
李稻喜欢枪,那个年代,当过兵的人,没有不喜欢枪的——尽管建筑公司的仓库里,尽是莫辛-纳甘1944的仿制型,属于淘汰的枪支,他仍会定期给枪上油,没事也会借口担心火药受潮,钻进仓库里检查,一查就是一整天。
在他还当库管员的时候,母亲经常带着李武安走十几里的山路,去建筑公司找父亲。
家庭团聚只是个借口,主要是可以吃到食堂的饭菜,李武安始终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