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东坡雪堂(2/3)
意是不是和夫君同榻而眠,有时候一个人睡反而更清净。
陈季常的房舍建在一座竹林里,用他的话说,是慕晋朝名士竹林七贤。
陈季常的屋舍是竹子搭建的,床、桌椅,甚至酒碗的材料也是取自竹林。
一切都是那么雅致,陈季常把生活极简化,也把世俗的东西拒之门外。
在竹林里,众人如东晋名士一般清谈、高歌、畅饮,不受外界束缚。
宴席结束,苏轼微醺,走路都有些摇摇晃晃。
佛印扶着他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子瞻,我们在此处歇一歇。”
此时正值黄昏,天边红日西斜,晚霞漫天,苏轼凝望着发了呆。
佛印好半晌才开口道:“子瞻,你可有心事,不妨说与我听?”
苏轼道:“我哪有什么心事?家里的银钱多到用不完,吃的用的都有人安排,我又是闲人一个,简直赛过神仙。”
佛印道:“是吗?贫僧见你虽面上带笑,可眼睛里却总是染着一抹伤感。”
像是一支箭正中靶心,苏轼沉默了。
佛印已经观察苏轼好些日子,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他要好好开导开导。
“红尘纷扰,想要超脱物外必须做到断舍离。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你口中说着不在乎,实则事事在乎。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是的,现在的苏轼只是追求形式的超然,但他内心并没有放过自己,他把自己给困住了。
苏轼问:“禅师,我该如何获得解脱?”
佛印笑道:“饭菜贫僧已经说过了,断舍离,断掉一切不必要的关系,舍去金钱地位的纷扰,离开让自己烦扰的泥沼。”
苏轼笑了:“禅师这是要劝我遁入空门,削发为僧啊!”
“入空门?我也想,不过子瞻你是做不到的。只要子由还在,你就永远也做不到。”
苏轼对佛印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是啊!我可以舍去所有,但唯独放不下子由弟。”
“苏三郎是你的福,也是你的劫,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佛印打起了偈语。
苏轼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