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4/5)
绍的一番劝说之下,最终吕布还是同意了严绍的提议,去徐州,不过前提是刘备愿意接纳,所以吕布还是希望在得到确切的答案之间能够在青州停留一段时间。
对于这个提议,严绍到是没有拒绝,毕竟要是连这个也拒绝了,未免有些不近情理。因此严绍将吕布的兵马安排在了齐国同平原交界的位置上。将吕布安排在这里有几个很明显的好处,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青州军同冀州军经常摩擦,这个时候吕布的并州郡也安排在那里,再发生摩擦就可以得到并州郡的支持。
别看吕布失败,输给了曹操,可是并州郡的战斗力还是相当靠谱的。即便是严绍麾下的青州军当中,除了敢先军之外,也很少有哪个成建制的兵马敢保证自己就一定比并州郡更善战。
至于第二个好处吗,并州郡善战不假,可是他的军纪却是相当的差。无论是袁绍还是袁术,之所以有些受不了吕布,其中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就在于并州郡的军纪太差了,无论是驻扎在那里都会闹的鸡犬不宁。
不过齐国同平原的交界处,最近因为战乱而闹的不可开交,百姓早就已经迁移了,就算是并州军再怎么闹也没有用…
反正也没有什么人,就是并州军闹的再厉害又有什么用?
吕布的并州军在青州驻扎下来之后,严绍就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了徐州去。
徐州同青州的距离较为遥远,不过青州在严绍入主之后,境内寻常的盗匪几乎被清扫一空,还剩下的要么就是迁移到了冀州或是徐州去,要么就是一个个的苟延残喘。
而徐州,治安相对也算是比较不错,刘备也算是明主,又仁德于世。辖内百姓很是信服,严绍派去的人,沿途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拦就已经抵达了徐州。
讲道理,刚开始听说是严绍的亲笔信,刘备还真是被吓了一跳。
他跟严绍的关系虽说不算有多恶劣,但也绝对算不上和睦两个字才对,现在严绍忽然写了一个亲笔信过来,这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些,但是在无语之后,拆开了信件的刘备,却有些心动起来。
因为信上严绍的提议,对他有很大的好处。
现在的徐州情况复杂,刚刚上位的他,百姓或许还算信服,可是城中的世家就不如此了。至少在刘备有能力收回琅邪,讨伐曹操之前,徐州肯定会有一些人对刘备有意见的,至少是怀疑他的能力跟合法性。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因为名望。
别看名望这东西似乎没什么实际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