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渊源(1/3)
江路一席话,直接让满堂的文武陷入长达一刻钟的沉默,武将还好,他们大多和江路关系密切,都是江路一手提拔或者培养起来的,但是简雍,刘聪等人完全是被江路的话给震惊到。
如此明目张胆的话,就算是刘备都不会直接说出来。
“哈哈,你们真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诸位放心,蔡琰教授那些孩子学问的确是我建议的,不过我这也是想给蔡琰找点事情做,你们也知道,蔡琰的父亲是当代大儒蔡邕。”
江路话锋突然一转,打破当下越加僵硬的气氛,将话题引到蔡邕的身上,这个时候蔡邕还没有被王允杀死,而且还被董卓重用。
如果王允真的按照历史进程,配合吕布将董卓杀死,那估计蔡邕也是必死无疑。
“我听蔡琰小姐说,她在迁往长安的时候,因为匈奴人,不但和父亲走散,还将家中的古典文集全部丢失。还好蔡琰小姐天资聪慧,技艺超群,她能将其中大半背写下来,其中可是有不少孤本啊,你们想一想,如果她能将这些珍贵的古籍写出来……”
江路信口胡说道,他现在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而已。无论他怎么解释,都已经让刘聪等人产生戒心。
不过在给自己找借口的同时,江路心中还在腹诽这个时代所谓的鸿儒大家,虽有成就,但局限性太大,有些孤本只想自己珍藏,却不想分享给世人。
当然,这也很正常,毕竟一千本,可就算不得孤本,就算是亲近之人想要借阅,也是难如登天。
江路的这个借口实在是太过诱人,刘猛听完后浑身的肥肉都是一颤。
这个刘猛从名字到体格,都不像是个读书人。
但他的的确确是个读书人,而且根据刘备描述,刘猛曾经拜师在郑玄的门下,和刘备可以说是师出同门,因为卢植和郑玄都是东汉通儒马融的弟子。
这也是为什么刘猛可以成为郡学祭酒,因为他的确是有真材实料,并且也是有名师光环傍身。
汉时立太学和郡学,讲授七经,太学和郡学成为全国的大小文化中心。
所以,刘猛这个郡学祭酒职位并不低,在现在就相当于是全市最好的大学的校长。
卢植,郑玄还有蔡邕,就相当于全国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