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始皇始皇(1/4)
始皇在泰山封禅时的豪言壮语,在历史法庭所有人的耳边不断地回荡。
龙国的所有民众也被这句话语所感染。
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这种豪言壮语,也只有始皇配得上。
始皇就这样成为所有龙国男儿的榜样。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这才是我们男儿应该做的。
而且在听到秦始皇的话语后,龙国的历史学家们也越发肯定了以前的一个猜测。
那就是华夏是龙国的另一个代称。
画面结束后,明先泠的声音,也开始响彻历史法庭。
“要知道三十九岁的嬴政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千头万绪的麻烦都堆在他面前,各种各样的说法充斥他的脑海,要如何治理这样一个国度,没有任何人能给他经验。”
“嬴政只能由自己决断。”
“无论是好是坏,他都将开辟崭新的篇章。”
“原来在一国之地施行郡县制,还能治理得过来,七国共同施行郡县制,要如何保证消息的传递?”
“嬴政修建驰道,你看这驰道又长又宽,能跑多少辆马车?这些驰道遍布海内,路旁种满碧树青松,再加上他首创的驿站制度,什么消息不能心旷神怡地传回咸阳?”
“燕丹虽然已经死了,可跟燕丹说过的话嬴政也不会忘。”
“他要统一七国度量衡,发布各种官定器具,刻石四方,宣扬新的度量衡,叫四海九州的人们都用同一个称呼来指代长短、多少、轻重。”
“更不必说还有统一文字。”
“也许大家以为嬴政统一文字就是简单粗暴地把秦篆推向四方,其实这里的统一文字是一大伟业,几乎不亚于嬴政一统六国。”
“那会儿的文字,偏旁部首是可以出现在任意位置的,草字头可以在上也可以在下,甚至可以在左右。而且偏旁还可以用同意义的字来指代,比如言字旁就可以用心字旁来指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这俩可以互换……”
“像这种麻烦还有很多,各国文字不一,人们受教育程度也不一致,许多字都有完全不同的写法。”
“统一文字,是在规定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