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末世篇(1/6)
末日来临前几年,人类的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四五线城市的人依旧会在节假日结束后,前往一线城市谋求生路。
2033年,在研究出人造子/宫后,z国生育率反而达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准,开始步入老龄化大国。在几家提出未来人口干预研究的生态公司上市后,国内频繁出现类似九几年的子弟大厂,逐渐包揽员工的衣食住行。
大学生由零几年的考研大军,到一零之后考公大军,转变为了现在的入厂大军。老龄化严重,退休线延后,从毕业到工作开始就在缴纳养老保险的一群人,不得不选择能“延长寿命”的几家大厂,签署卖/身契。
ai率先取代了设计、军事、医学类领域,大众劳力仍旧处于往年水准,去大厂当底层员工,任由高层吸食血液这种自杀式求生方式,成了最佳选择。
不过大厂的进入条件严苛,招聘启事不断对外公布的同时,内部也在大换血,不停裁员。
这些报道加阴谋论在入厂呈普遍现象前,还算个比较火热的题材,魏晓曾在自家小报社的要求下,发布过这类的文章,在报社一众工作人员不敢出头的情况下,她只身前往某个大厂内部,签署卖/身契,跟一帮正式员工和黑工同吃同住,揭穿了这个厂子的真面目。
那篇报道公布大众时,这家大厂被迫关闭了一些分厂,总部一阵动荡,硬熬几年后,还是在一众公司中存活了下来。
直到后来国家下场干预,几次大会总结,颁布新的法律条例,z国才没像北边的邻国,被几家公司转变了经济体制,一度被公司掌控国家经济。
考研、考公、入厂几种方式在宏观调控下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因魏晓的报道完全真实,全程直播,向群众揭露自杀式求生的弊端,她也一炮打响名号,从那间小报社跳槽到全国最大的新晨报社担任记者。
即便新媒体的发展让报社记者同电视台记者的工作差异缩小,魏晓现在的工作也不再需要像之前的小报社那样拼命,争一个出头之日,日常采访安全了许多。
这次的采访,那位教授指明只接受新晨报社,魏晓跟几个前辈争得面红耳赤才拿到这次前往北极采访教授的机会。
她坐上飞机后,都咂嘴在想,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