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扁平地球协会」

科里奥利效应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科里奥利效应(2/14)

准确性或有效性时,那些支持者宣称,如果该表不正确,那么炮兵和炮兵通常会不准确并错过目标,这怎么可能呢?

火炮弹道学不准确

从论文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据称需要针对“科里奥利效应”进行调整的军用火炮确实经常不准确。第一轮通常会错过目标。只有在多次失手后,再调整大炮的准位进行补偿,炮兵才能击中目标。

从上面的1967年炮兵论文(存档)中,我们在第10页的介绍中读到了提供给我们的同一份文件:

“理想情况下,射击台能让炮兵解决他的射击问题,并在第一发子弹击中目标。在目前的技术状态下,这个目标很少能实现,除非是巧合。使用一名或多名前方观察员,连同使用射击台,使炮兵能够调整火力并在第三或第四发子弹时击中目标。”

在1973年的另一篇炮兵论文中,我们读到了类似的引述:

“当今天的野战火炮发射台与今天批准的投掷技术[如v6-401中所述]一起使用时,可以对目标进行准确的射击。

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声明,是因为今天批准的交付技术认识到存在许多错误(精度和偏差错误),并且这些技术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错误。这些技术并非旨在产生第一轮命中,上述陈述也不能推断可以实现此类命中。”

2016年,一位名叫guyschuchan的自称专家表示,尽管gps和现代改进,但今天仍然存在同样的问题(存档):

“首轮命中目标极为罕见。只是数据太多,并非所有数据都可以100准确测量,而且人为错误很常见:计算目标或枪的坐标时的小偏移、校准中的小错误、爆炸推进剂的湿度等。第一轮只是测试轮。当它落在目标附近时,炮兵观察员的工作是查看它从目标击中的距离和偏移量,并向fdc提供数据。”

澳大利亚军备研究局2017年的一篇论文也承认了这一点:

“即使付出了巨大努力来计算环境和弹道变量的影响,非制导炮弹也不能可靠地击中它的确切目标。尽管炮兵力求首发精度,但仍以数十米为单位,在刻意瞄准或战斗交战中,这在评估友军和非战斗人员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国际扁平地球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