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1/3)
“成本价是多少?”
白晓晨又多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价格太高的话,老百姓们还不如买药去熬呢!
眉目修长的女子得意洋洋的说:“我们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特意把价格给降下来了一些才和你报喜。这一颗药的成本在三文钱左右,再厉害的风寒也不过吃上十颗,算不上贵。”
白晓晨给了她一个“你做的不错”的眼神,又将目光放在了和古代画风格格不入的机械上。
一年前,在学医的女孩们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她装作不经意间提出了一个论调。
“既然粮食可以用种田的方式种出来,或许药材也成。”
学医的女孩们听说了之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了一块地,种植了一些药材。
仅仅过了大半年,药材就被种出来了。
然而这些药材有一个极大的劣势,药效不够。
就在学医的女孩们失望的时候,白晓晨又说了一句。
“药效不够的话,多放点药材不就够了?”
学医的女孩们恍然大悟,不久又犯起了难。
“怎么回事?”
白晓晨凑了上去,积极的为她们解决问题。
为了她的愿望,她说什么都不能放弃。
学医的女孩们愁眉苦脸的说:“这些药是不同的人种的,拥有不同的药效。我们很难把握分量,不是放多了,就是放少了。”
如果是这个问题的话,白晓晨有想法解决。
“既然如此,你们不如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这样的话你们就能够很容易的掌握好分量了,不会放多,也不会放少。”
事实上,现代的一部分药就是这样的,比如极其常见的阿莫西林。
听完她的话后,学医的女孩们垮下了脸。
“虽然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做不到?”
“我相信你们,你们一定能够做到的。”
白晓晨拍了拍她们的肩旁,让她们赶鸭子上架。
不管能不能做到,先试了再说。
几个月的今天,学医的女孩们还真的做出了成果。即使只是普普通通的去风寒,但是千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