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下乡后[七零]」

第25章 发现烧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5章 发现烧窑(3/7)

里的许多农村不仅种粮食还种秋梨,渐渐的一分工分兑换七八元,周队长羡慕得不行。

要知道他们上阳村已经算是发展得不错的村了,至少没人挨饿受冻,铁锅铁刀这种必需品也能买得到。

但即使这样,每年年底,一般人家也只能分到百来块。

一家五六个劳力,一年到头只有百来块!

给家里扯几段布,添几餐肉,剩下的钱大多都要储存起来,留给儿子娶媳闺女出嫁。

积积攒攒,或是盖间屋子,或是儿子们分家,那就一朝回到解放前。

而那种孤儿寡母的人家,不倒欠队里是不可能的,必须要队里贴补。

年年欠,年年贴补。

没办法呀,像田寡妇家,一个女人带着上了岁数且腿脚不利索的婆婆,和七岁的儿子及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女儿,队里只能把账抹了,要不然这一家子只靠田寡妇该怎么活呀

周队长苦啊,村里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可他见过更不错的村子,见过人家是怎么活的,他也想让村民过上这样的生活。

发展山柚油产业听起来天方夜谭,可却是目前宁渝夫妻俩提出的建议里能最快看到成效的,他想试试。

试试嘛,反正也不费多少功夫。

于是在秋收完成,按理来说该点个火堆,在晒谷场上磕着瓜子晒着太阳侃大山的时候,周队长却拉了好几推车的油茶籽出来。

“大家伙努努力,把壳撬开,再把里头的种子拿出来。”

周队长拿着喇叭,站在板凳上说。

“到时候榨了油,去问问供销社和几个厂子收不收,收的话给咱们添笔收入,不收的话就发给大家伙自己吃。”

反正无论如何都不浪费!

“快点动起来,争取这三天弄完,然后咱们就秋猎杀猪!”

不好意思,萝卜他还要再吊一次。

众人“……”

这话很熟悉,挖红薯的时候听过,收大豆的时候听过,割稻谷的时候也听过。

现在,要搞山柚油,又听一遍。

周队长还是很有威信的,让大家三天弄完就不会拖到第四天。

好几车油茶籽,最后只得了四大袋的油茶种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丈夫下乡后[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