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5章(4/5)
涨两成田租。
拜托,他们家可是留了七成的粮食给佃户,除了那些需要沽名钓誉的官宦人家以外,谁家的佃户能拿这么多?
即便如今他要涨两成,那也不过是和他们五五对账,比起那些只留三成给佃户的地主可良心太多了。
而且这些没良心的佃户怎么不瞧瞧外面的形势,外头的佃户若能拿到五五对账,那简直得对地主感恩戴德,他不过是照着行市办事,怎么就要被骂黑心了?
他是商人,逐利本就是天经地义,就算他不逐利,他们家也要和其他粮商竞争,眼看对方的粮价比他们家的低,利润还能做到与他们家持平,要是真有一天这些粮商要用价格的手端抢占他们家的市场,难不成老百姓会为了他们家对佃户的仁义,就选择买他们邱家的高价粮?
原以为此事就算闹到父亲面前,他也是有理的,可谁知父亲劈头就把他骂了一顿,还说这成数绝对不能变,说他们邱家虽世代经商,却不是那不仁不义之辈,赚不了这些黑心钱。
邱斌当时就想告诉他爹什么叫做“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他觉得他爹就是太仁慈了,把这群泥腿子纵得不知天高地厚,就该将他们丢到外面尝尝什么叫黑心,这时他们才会知道,五五分账是多么的仁慈。
可是一想到他老爹的身体,邱斌还是忍了下去,只是按照吩咐把分成照原来的算,就这,那些佃户还要在私底下骂他黑心,还说他们邱家家门不幸,出了他这么个纨绔子弟。
这些泥腿子不懂事也就罢了,消停了好一会的倭寇也来欺负他,居然把他们家押运的漕粮给劫了,要不是有廖大人出面给他保了下来,只让他补齐粮食就算了事,估计他现在已经在流放地挖矿了。
尽管如此,这事还是瞒不住,害他在黄中天面前丢了好大的脸,还被父亲一顿骂,说他没事去运漕粮做什么,他们家又不打算做盐的生意。
盐有多赚钱就不必多说,而两淮盐课,便居天下盐课之半。扬州三十里外的瓜州设有淮盐总栈,光淮河一带就有大小盐场三十,而他们邱家就在扬州,又是做米粮生意,有自己的船队,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实在想不通他爹为何对盐不动心。
邱斌觉得他爹实在是不思进取,只一味安于现状,也不想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