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无题十九(代替章节,不用看)(2/3)
一改过去的气场,深情地阐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人与人之间应该守望相助,士兵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要充满人性的爱与光辉。
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这部电影就运用了大量的电影知识和电影理论,既取得了幽默的喜剧笑点,又讽刺了当时的德国纳粹主义的邪恶。比如说一开始理发师adenoidhynke在一战时期的搞笑表现,就运用了电影独特的视觉艺术暗喻了战争的愚蠢性。而在adenoidhynke从医院回到理发店时与hannah一起反抗纳粹士兵时的表现,也是运用了电影那种夸张的手法去展现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绝对不会臣服于纳粹。在电影中纳粹士兵抢夺市民的商品,用西红柿砸hannah和小贩们听见大独裁者hynkel演讲时夸张地收摊关门,用电影的视觉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了当时德国纳粹的嚣张与邪恶,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中有一段,hynkel被其内务官说动而感觉自己将会成为世界之王,因而白日发梦把地球仪当作球来玩,好似全世界在其掌控之中。在这一段中,电影运用远景、全景与景深,深刻地嘲笑了当时纳粹的白日做梦,最后地球仪破了,也讽刺了纳粹头子希特勒的梦想永远也不会实现,其只是一个生活了自己的想象中的可伶虫。而hynkel在宫殿的“忙碌生活”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卓别林借助电影的独特艺术,一hynkel的“忙碌生活”来狠狠突出了独裁者的铺张浪费,残忍狂暴好色愚蠢。影片的最后,也是整部电影的高潮时,adenoidhynke被纳粹边防局误认为是他们的大独裁者hynkel,进而进行了演讲。这段很多人说是影片的污点,其实不然,这一段恰好是影片的进阶升华。在这一段中,卓别林运用了蒙太奇式的自主镜头,让adenoidhynke,也是卓别林借助adenoidhynke向全世界发出的一份宣告,全世界各个人种和名族都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守望互助,反对战争,反对独裁,远离贪婪,远离仇恨与痛苦,我们应该为一个开明的世界而奋斗,为自由而奋斗,为幸福而奋斗,我们要向全世界发挥出人性的美好和光辉。这段演讲,可以说是影片的画龙点睛之笔,因为若没有这段,影片的就只仅仅是讽刺纳粹,但加上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