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武工队惊变!(1/3)
已故武侠大师,金老爷子曾写下过这么一段荡气回肠的谶语: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现在,虽不是黄河风陵渡口,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蒙元攻宋时期。
但,此情此景,人烟凄凉,赤地千里,倭寇侵华,何尝又不是另一种的生死存亡之际呢!
这次兵出邯郸,挺近中原的快速机动行动,孔捷任总指挥,李云龙作为临时参谋。
所以此时此刻,孔捷统辖全局,情报联络的工作倒是交给李云龙负责了。
别看这老小子临时又不听话的老毛病,但对情报的掌握和洞悉,那也是历史经验的。
于是,来到薛家集,联络情报员的任务,就由李云龙全权负责了。
“是这样的,老李,你过来看看,咱们这片的具体情况。”
说着,李云龙拿出标注地图,摊开来两人研究起来。
“首先,这儿河道变平,水流放缓,上游是峡谷,下游也是山谷,方圆百里只有这儿是最近的道儿。”
“这个镇上,主要是晋绥军,明面上的,但咱们的武工队,还有鬼子的奸细渗透,以及那些不知道哪个派系的所谓行商,各种关系很是复杂啊!”
“咱们要过去,为了不打草惊蛇,只能夜间过去,而且,得把码头那一块,先抢占下来。
武工队的同志们,在镇上有12人,待会儿他们会全部过来,跟我们一起过河。”
这么多人马,要过黄河,所有人临行前,都带的有羊皮筏子。
没办法,大的武器没有,但是轻机枪,拆解的马克沁机枪,还有上百门迫击炮这类大件,可都是带着呢!
好在山陕两省,会做羊皮筏子的人有的是。
在出发前,师部就帮忙筹措够了。
这次过去,兵贵神速,走的是水路赶快。
到回去的时候,就不走这条道了,所以这些羊皮筏,也只是一次性产品。
只要能控制住码头,消息能锁住今晚上,一切都是值得的。
到明天,几千人大队伍过了冀南平原,那就是龙归于海,哪股力量都来不及了。
那边,可别忘了,还有人家115师的骑兵团接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