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成了国宝级机甲教练」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2/15)

因为机甲参数发生变化,再下一次进入的时候寸步难行。

这就像跷跷板一样。

你以为每次你进入的地图是一样的,充其量只需要改变几个动作和射击方向。

但是对于到处都是流淌阻力的沉默之源来说,机甲的“重量”已经变了。

相应的,地图也会发生变化。

它的奇诡和多变性,足以让最顶尖的单兵面对它都束手无策,只能花时间去努力适应它。

所以这张图一出来,很多人都预言这会是比较难打的一仗。

果然,指令下达之后,突围赛的机甲就都冲进了建模图当中。

然而,和综合测试中一开场就发生混战的情况不同,大部分军校生都选择了停留在原地,谨慎作战,而现场的音量也随之降低。

沉默之源,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的机甲大部分都会遇到前行阻力而闻名,更因为进入这张图后的大部分机甲都会因为放缓动作和受到阻碍,被迫消音。

这是和埋葬星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形式的隐藏。

考官伊瑟夫不是本场突围赛的考官,但是出于兴趣,和对同事上次吃瘪的好奇,也来围观了本场比赛。

见状和一起来看比赛的好友解释完后就道:“其实如果本场的比赛形式不是群体淘汰的话,沉默之源的地图还是很适合防守的。”

原因就在于机甲的被迫消音和这些暗物质的奇怪阻力。

星际对如何消除飞行过程中的阻力有自己的心得。大部分机甲设计师设计机甲时也会考虑到机甲操作起来是否轻省的问题。

就算是在海洋之心那样的巨型图中,机甲都可以通过修改机甲的外形,或者是火力铺设驱散产生阻力的物质,来减少前进的阻力。

但在这张图里完全不可能。

操作员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小机甲的动作幅度,来减少在星空飞行中产生的气流:

因为分布在这里面的暗物质太细小了,如空气般,不可能被撕开。

刚被驱散开,又重新聚拢。

而且这些暗物质的特性和非牛顿流体有些像,越挣扎束缚越紧,阻力越大。

总而言之,越探索,人类就越发现星际的诡谲危险超乎人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退休后成了国宝级机甲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