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四章晋州(4/5)
到了大米十石。
第五日,领粥的灾民只剩原来的三成。
当日,一百钱一斗的价格,未收购到大米。
领粥的灾民是明显少了,派发的粥不用掺过多水了。但是江凌萱对外购粮的价格却一路水涨船高,是原来的几倍了。照影有点担忧,将此事告知了萧桓。
萧桓笑了笑,说道:“按公主之令行事。”
第六日,购粮的告示还未张贴出来,门口已经排了很多粮商,都是来卖米的。
照影于是将今日的采购价格贴了出来——二十钱一斗。
粮商对这价格大吃一惊,纷纷问道:“大人,这价格是不是贴错了,昨天还是一百钱一斗,今天怎么变成了二十钱一斗?我们可是千辛万苦才从外地运过来这批粮食啊。”
照影:“各位,这米价随行就市,前几日缺粮,自然价格就高了一点。但现在粮食充足,米卖太贵,老百姓就吃不起饭了。”
言下之意,现在不缺粮了。看样子官府的粮食运到了。
粮商们没办法,就怕再降价,只得按二十钱的价格卖出。
这一天,晋州的粮仓充裕了大半,粮食问题得以缓解,刚好用了五天时间。
照影算是看明白了,对这位公主开始有点佩服,好奇道:“公主,你是怎么知道那些粮商会在第五天聚集在此处卖粮的?”
江凌萱笑了笑:“掐指算的。”
采苓:“公主,你就别卖关子了。”
江凌萱:“你忘啦,我们来的时候是怎么来的?如果是官队运粮,数量大,只能走官道,需要十天左右。但是商队就不一样了,一家商队的运送量没有那么大,他们可以走漕运水路,或者是山间小道,只要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会想尽办法运粮过来,五天时间够了。”
采苓:“既然粮食够了,为什么按二十钱买,而不以更低的价格买呢?”
江凌萱:“现在晋州还没恢复生产,短时间内还得从其他地方运粮过来。若是商贩无利可赚,或是亏本卖了,他们的积极性就没了,要么将粮食堆在仓库里,要么从此再也不会运粮过来了。官粮从外地采购过来,加上运输成本和人力,二十钱也差不多。再说,等官粮运过来,可以再调节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