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由我李重茂开启」

第115章 皇帝的尴尬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15章 皇帝的尴尬(1/3)

七日后,梅妃被发送到了京郊的铁槛寺,葬在了那里。

这宫内再也不会有一个时不时莽莽撞撞打破一切规矩的人了。

含元殿偏殿。

李重茂正坐在御座之上翻看奏章。

翻看第一篇便是岭南道附近的连州刺史递来的密折。

李重茂读了起来,一副千里流民四处逃命的景象展示在了自己面前。

臣奉命进岭南道巡察,便化作商人,一路行在贺州、封州、韶州等地,见流民四散,十室九空

他们一行人从贺州进入了岭南道,然后往南行走,但见流民四散,山溪暴涨,但地方水利设施依旧运行如常,官衙县署未曾设棚救灾,而是四处驱力百姓,让他们出岭南道,朝着江南道行去。

而且也在路上见到了奔波千里的流民,他曾言说,家乡并未遭受洪灾,只是官府突然放水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直言此次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在行到贺州附近时,便见几家老人忍痛把不能行走的小孩扔在了当地放置骨葬的陶罐之内。

路上哭声凄惨,甚至有的孩子已被饿死。

李重茂看到这里微微闭上了眼睛。

他平复了一会心情才又接着读起来。

进入贺州城内便看到富家巨贾都在门口摆起了以人换米的摊子,只要用女子叫唤,便能换的十斗到五十斗不等的大米。而且当地官府也参与其中,他就曾亲眼见到当地的刺史在官府之内以人换米。

李重茂看到这里,把奏章狠狠地拍在了桌子上。

他大声朝着殿外喊去,“去请宰相们过来,朕有事相商。”

李重茂又接着读了起来。

行到韶州境内,所见确实如贺州一般,只不过当地的富户没有以人换米,而是在门口设置粥棚,救济灾民,他经过打听便得知此处乃是张家,传闻张家乃是书香世家,在当地也算是大户人家了,除了设置粥棚外,还雇用有力气的流民去修缮山间的防洪渠和道路,以此给他们钱粮。

看来前些日子和宋璟商议的对抗灾害的办法已经有人在做了。

李重茂微微颔首,在奏疏上写上了下一步表彰的意见。

当他准备继续往下看的时候,宋璟领着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唐盛世由我李重茂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