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期末作业(2/2)
未来的丰收。此外,“雨水饮白茶,祛湿又消寒”。在古人的认识里,雨水烹茶,最为甘冽。对此,亦有明人谢肇淛的笔记《五杂俎》中的“闽地近海,井泉多咸,人家惟用雨水烹茶”可考。只是,江北之雨水不堪用者,盖“屋瓦多粪土也。”
雨后,春雷炸响,蛰伏一年的昆虫走兽,纷纷苏醒,花朝也从此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同自然万物一般,人也是需要蛰伏的。此刻,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而人,在经过一个暖冬的积淀,亦将以更饱满的状态去迎接新的时节。
春光烂漫时,惊蛰最相思。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藏不住的便是春意满园。待到明年,“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也愿我们都能“大勇收全胜”,和珍视的人出游万里河山。
至于春分,小麦拔节,油菜飘香,杨柳依依,南燕筑巢。春暖花开日,正是踏春游乐时。三三两两旧友,相约出游,看纸鸢盘旋头上,杏花初绽,绵延百里。
慢慢清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乘一叶小舟,自桐庐而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而后谷雨,渔民祭海,开始一年的渔获。不同于两雪所讲的天上之事,和惊蛰所述的地上动静,谷雨更侧重于人和地面的联系。传说在皇帝时代,史官仓颉从鸟兽脚印得到启发,从而用符号记事,创造出最早的汉字。上天为了奖励他所做贡献,下了场谷粒雨,我们因此用谷雨来纪念那一天。而我们把仓颉造字放在这样的一天里,也正体现了传统里“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文字也是我们人类历史的内存盘,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我们才有了记录历史,传播知识的工具。
谷雨之后,曲水流觞,则又是另一雅事。因为时间关系,暂且收束吧。期待我们的下一次相遇,那时,我愿再同你讲讲夏天的蝉鸣和秋日丰收的盛景。就此暂别,愿我们都能够跟随节气的脚步,展开更好的生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