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日记」

第66章 一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66章 一些(2/3)

年,我19岁,勇敢且坚定,于365个日子中穿梭,每一帧画面都值得怀念,好在,其间,我没有增添新的遗憾。

新年的那个晚上,照例熬了大夜,和老友新朋们交换了元旦祝福,恭维两句旧岁的成长。那时,我还是没能坚定未来的选择,也依旧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样的大人。

拖到截止日期,才终于手忙脚乱地提交了关于前往大凉山支教的申请,我总是这样拖延,在人生的每个节点。后来,负责人同我通了视频,期间,他们提了一个很犀利的问题,“我想问一下,你自己本身是休学的,如果他们问及这个问题,你又怎么说服他们好好学习呢?”

我记得我是没有停顿的,这是一条早已写就的回复:因为,我的人生遇到了困惑,我并不知道我该往哪走。所以,我要停下来想一想。不经历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想,我们的人生并不总是急着赶路的。有时候,停一停,未必是什么坏事。

再后来,因着体检报告的延迟提交,我错过了最后的审核。大凉山忽而遥远起来,也许,不,确切地说,我以后都不会再有机会坐上摇摇晃晃的大巴,去他们所描绘的西昌偏西待上一年半载了。

日子缓慢,既而春节。皮蛋搭着有四个轱辘的铁皮盒回来了,大哥也在某个晴朗的日子赶来和大家见面,于是,远去的童年再次出现在眼前,我们仨依旧互相嫌弃地吵吵闹闹,一如十几年前那样。

此时,旧日的小吃街慢慢恢复了生机,冬寒消沉,令人期待的不只是春天。那些日子,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进出滕卷饼店,流连于一个又一个小摊,美食永远是最具象的乡愁。

有天晚上,我和皮蛋刚从大哥家的沙发上挪窝,三个人讲完再见。十分钟后便巧合地出现在同一家便利店,那时,动听的不只是“待会儿见”,还有“你俩看看吃什么,记我账上”。

再后来,大家又忽而散开,各自巡航新的人生。

2月份,我在连云的海边度过18岁的最后一天,数着19岁前的珍贵的分秒。海浪拍在脚上冷冷的,沙子细碎,在牛毛样的细雨里,爬满青苔的贝壳倒在水洼里的影,破碎成被撕裂的画。迎面的海风呼啸,刮在裸露的皮肤上,像凌迟时的刀锋。那一刻,我清晰地意识到,我青春里最好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连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