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日记」

第0104章 月中记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0104章 月中记事(1/2)

上一次见面还是夏天,分别的时候,我们一起在信上写,所有祝福都是虚假的,我们如此年轻,可以选择成为任何,但也不要畏惧,因为我们是如此年轻。

这个月真的蛮高兴的,连续两周,52节课,一节没落。连续去了两次宝龙,尽管次次迟到。也许没受到任何艺术熏陶,但知道了日本艺术家北林南老师,其参展的两幅作品,绘有粉色的沙滩,开阔的泳池,自在的小女孩儿,和弯腰的小猫他们都有自己的影子。有影子的就是有生命的。

崛口慎吾笔下的图形都是立体而规矩的,从他涂掉的三个图形来看,也许他是有强迫症的,追求一种有序的完美,就连图上细节处的重合线条也是立体的,更不必说飞溅的零星小点。

期间,有个带着小朋友的姐姐问我,这些作品是否配备解说。记忆里的答案便脱口而出,“人对于艺术,是有自己的感知的。”

黄善台老师背光膜同led灯构建的光影世界,庄红艺老师折纸筒里会随角度变幻的彩色庄园,又是不一样的乌托邦。在纷繁里,艺术是座盛大的避难所。

同以上重复一样,亦在泉州度过了两个周日午后。逛完开元寺,走过山樱里的东西塔,穿越西街大快朵颐。沿着清源山路拾级而下,在小西埕走走逛逛。

今日爬山的时候,有遇到一些蛮可爱的人,也看到了非常多美丽的花,买到了好看的邮票,在这个过程里,也更加理解教育之于我们的意义。

是有斜枝拦道时,小朋友脱口而出的“这棵树是在低头思故乡吗”,是路过水石名区时,我和路上偶遇的男孩子,一起穿过狭窄石缝,看见姜太公宽阔的道场时,相视一笑的“豁然开朗”,更是我们盯着“无心出岫”时默契答复的“云无心以出岫”。

坐在山下等公交时和路遇的叔叔聊到我的老家,言及项刘间恩怨情仇,谈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依据《道德经》你来我往,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艺术地行走于广阔之间。如若仅是为了应试,人生便成了本末倒置。

最近又有点恐慌,因为自己对于分数的追求,和唯分数论带来的后遗症。按理说,素质教育带给我的应该是探索知识和成为自己的过程,而非百分制后的结果。

我想,我会继续风尘仆仆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连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