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雄魂」

第095章 板荡识英雄(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095章 板荡识英雄(一)(2/5)

天时间,采用突袭和压缩包围战法,由白泷部队、小川部队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从5月1日开始,分别扫荡滹沱河以北地区、河间与肃宁地区以及石德路以南地区,使八路军难于判断华北方面军企图并将滹沱河北的八路军赶入滹沱河南由滹沱河、滏阳河与石德路构成的三角地带。

同时,第41师团乘火车佯动至邯郸,做好向石德路展开之准备。

第二期计划采用5天时间,以第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9旅团从石德路由南向北,白泷部队和小川部队从滹沱河北向南将三角地带内的八路军包围消灭。

第三期计划又分为三个阶段作战,第一阶段约10天,进行反复扫荡,消灭敌人和根据地设施;然后用15天时间,在扫荡同时大力推进各项建设;最后,由第41师团转入对此地区的警备状态,正式推进治安建设。

与日军的大举进攻形成对比的是,八路军冀中军区却低估了日军此次扫荡的规模、力度和长期性,普遍存在着轻敌的思想,致使冀中军区对武装斗争可能变为隐蔽方式的必要准备工作也没有完成。

冀中军区是晋察冀军区下属的二级军区,下面还有四个军分区,分别在冀中、冀北、冀东、冀南一带活动。

尽管冀中军区能够通过日军兵力调动、民夫征集及日军对友邻根据地的行动等迹象,来判断日军是否发动扫荡与扫荡规模,但是,对日军此次扫荡目标是变冀中为治安区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却没有引起军区高层足够的重视。

因此,直到4月下旬,冀中军区以应对日军例行扫荡的办法,确定的反“扫荡”方针为:各主力部队要突破敌人“扫荡”时的包围圈,由内线转到外线,转到敌后;地区武装留原地区进行游击战;在敌人没有接近之前,冀中军区指挥机关仍留在根据地的中心地区活动,待敌人接近我们,基本形成合围态势时,再开始突破一点向外转移。

尽管冀中军区积极部署了一系列的战前准备工作:如精简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党政领导机关,编余人员分散到地方坚持反扫荡;调第27团随军区机关活动;加强侦查、通信联络和保密工作;精简人员于地方、指导群众坚壁物资、主力分散伸向外线等。但准备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对敌人扫荡的长期性和残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火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