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媒人频面试,姨喜莺莺忧(1/5)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上回书咱们说到张生回到长安,跟爹娘一见面,就提出来了:“爹、娘,你们说我都这么大了,还单身呢,能不能找媒人给我提个亲呢?”
张生他娘一听儿子这个话,乐坏了!她也知道儿子都那么大了,从来不近女色,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姑姑婶子们也都没少了给张生催婚,不少人也张罗过帮他提亲做媒,但是张生一直都不愿意。所以这回张生主动一说想找媒人提亲,张生的母亲很兴奋呐。
但是,张生的父亲很冷静:“婚姻大事,岂是一两句话的事呢。”老头儿摆了摆手,“你先回去休息吧,提亲的事咱们改天再议。”
“啊,是。”张生一听父亲这么说,也就没继续说。但是呢,他还是把崔夫人写的那封信拿出来了,双手捧着递给自己的母亲:“娘呀,这是我姨母让我带给您的信,您看看吧。”说完了,张生施了个礼,回自己的屋里休息去了。
张生他娘接过这封信,但是,她也不认识字,自己没法读,就让张生的父亲把信读给自己听。张生的父亲,就开始读。前边都很正常,读着读着,读到最后一句“亲上加亲”。老太太很高兴啊。“亲上加亲”,而且自己的儿子都这么大了,早该成家了:“行,行啊!”
行?!老张头一听,眼睛可就瞪起来了:“不行!我坚决反对!这门婚事我不同意!”
张生的母亲一听丈夫不同意孩子的这门婚事,有点不高兴了:“啊,你为什么不同意啊?咱儿子都这个岁数,晚婚晚育呀!”
“为什么?”老头把信往桌子上一放,“和崔家结亲,我担心会影响生儿的前程啊!”
生儿是谁呀,就是张生呗。他爹对他的昵称。
但是呢,在这我得做一些解释,补充说明一下。在我讲的这部书里,发生的事情——比如普通书生骑的是驴、得有公验才能出远门、唐朝人一天就吃两顿饭、晚上宵禁不许百姓出门,等等吧,这些事呢,我尽量会按照我所了解的唐朝人的生活去进行还原。但是在人物之间的对话处理上,特别是相互的称呼,我用的不是唐朝的词汇,而是现代的叫法了。为什么呢,两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