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穿越就要造老爹的反(2/5)
来两千块,那至少也是一斤卖二十,有这本事,酒坊交给他也无妨。
杨冠龙说了就算,直接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递给杨冠龙“自己去地窖拿酒!”
杨家土墙房子下面,有个比房子还大的地窖,来历有些远,反正比杨冠龙老很多。
“不用了,新酒就行!”杨浩笑了起来,要真是拿地窖的老酒去卖,两千块,不是丢人么?
自己以后要卖的,肯定也是新酒!
红毛烧,是杨家祖传的手艺,至于祖到什么时候,就没有明文记载了。
酿酒,是门复杂的工艺,杨浩上辈子跟着杨冠龙学了十几年,才算是真正出师。
对于杨浩来说,酿出好酒是一回事,目前打开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窝在环山村里,再好的酒,也创造不出任何价值。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赚钱,就只能走出去。
拿上钱,杨浩挑着两坛子酒就往山外走去。
重生一次杨浩目标很明确,不但要自己致富还要带动村里人致富!
环山村二百五十七户,一千来口人,其中一半和杨浩沾亲,另一半还带故,致富道路上落下谁都不好。
出村,要翻过海拔一千米的金牛山!
担着一边五十斤重的酒,二十斤重的酒坛,杨浩依旧步伐稳健,山里娃别的或许不行,但是力气没得说!
要出去卖酒,光出山肯定是不行的,盘山镇也是个贫困镇,散装酒不过三五块一斤,要卖出二十一斤的天价,无异于痴人说梦。
要去更远的地方,就得坐车,这也是杨浩要一百块的原因。
盘山镇,只有到缙云区的大巴,杨浩没有第二选择!
这趟出山对于杨浩来说也是破釜沉舟的举动了,缙云区是雾都率先发展起来的几个区之一,虽然后世被冠上养老区的称呼,但是此时的缙云区还是雾都比较富裕的。
杨浩敢说二十一斤的价格,当然不是完全没谱的,这年头物价差距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上辈子,杨浩就是通过一个同行业大哥的发家史,才知道现在好一点的散装酒敢买七八十一斤了。
当然名酒更贵,五良液接近两百,毛台也差不多,这只是普通新酒的价格!
杨浩的目标并不算高,超过二十一斤就够了,杨冠龙亲手酿出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