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榆阳吴姓(1/5)
——————————
山脚下,少年恼羞成怒,又被一脚震了下去。
他的护道人拎着他的肩头,随手甩在一旁,又扔出几枚药丹。
“从传你道到如今,已有半年之久,铸身境底子打得差不多,不奢望玉鼎洲内铸身境武夫能排得进一只手,至少前五十是能进去的。”
少年闻言,一脸不屑。
“前五十?能在五十岁之前斩道?”
中年护道人闻言,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脸不屑和讥讽。
转身就走。
“五十岁之前斩道,真看得起自己!”
少年蹲在惊鹤峰山脚下,蹲在地上,把药丹抛入空中,而后张嘴接住,如同吃花生米一样,几下吃完,拍了拍手,“南顺国的沉碑宗那份拳经,想必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最近听说那边乱得很,外界都在传,说沉碑宗的那份拳经,出自于某位了不得的武夫,是他毕生所得……”
少年说到这里,眼神不禁放光起来,“我父王正好也对那份拳经有些许想法,如今正在筹谋着,先吞下南顺国,逼着沉碑宗交出那份拳经,哪怕不要碑文,只要一份拓本,也是可以的。”
刚走出没几步的中年护道人闻言,缓缓停下,依旧背对着少年。
少年误认为对方也对那份拳经颇感兴趣,漫不经心继续道,“听说大晋也有意向盯着那份拳经,只不过苦于北唐的压力,西边的兵力调配不到多少,应该对局势的掌控并不大,不过像我们这些俯首称臣的小诸侯国,但凡搜罗到了什么珍稀的重宝,都得先经大晋国库一手。所以说,那份碑文,按照常理来说,即便到手了,原碑也得送进大晋京城,不过嘛……玉宫王朝那边,对此似乎也很感兴趣。”
少年本是榆阳国开国皇帝的儿子,榆阳国立国才不到三十年,开国皇帝至今还在位上,老皇帝只有两个儿子,是对孪生兄弟,按照规矩嫡长子继任皇帝座位,作为次子的少年,只好修道。
榆阳国大抵和大晋一个路数,都想栽培出一位修道皇子镇守国疆。若真的能成,有位顶着‘武王’名头的修道之人坐镇,榆阳国几百年内说不定还能继续开疆扩土。
早在几年前,这位中年护道人登临榆阳国都城,被开国皇帝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