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老友重逢【苏&黑】(4/7)
写了起来,虽然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东西,但是确实静下了心来,之后他还给黑洛讲解此中含义,让人受益匪浅,本身黑洛对于村里老太太口中了解的佛教是想到抵触的,但是,现在却对佛教有了全新的认识,经文里包含的思想不会比四书五经少。到大学黑洛还有默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习惯。
苏瑾说他并不是佛教徒,他只是愿意去思考很多很多事情,佛,道···觉得思考这些的东西比解出一道函数题更加重要。
苏瑾是个很有思想的人,具体的思想是什么,黑洛不知道。只是觉得他比其他身边的人更博学,思维更缜密且深沉。相比于苏瑾,同样善于思考哲学的黑洛,其实更加神经质,他容易被环境影响,始终与生活琐屑牵绊,让他不够纯粹。
敏锐而聪慧的苏瑾当然察觉到了这一点,有一次他竟然提议说:【我们来写遗书吧,为了更加接近生命的本质。】也许在旁人看来这非常地突兀和荒诞,但是在他俩看来这没什么奇怪。黑洛欣然应允。
俩人各自写完了,互相看过,笑过。但无论是关于它的内容还是最终的输赢,都在黑洛的记忆里荡然无存了,唯一记得的是当时用的是学校发的带绿色的横线的练习本。苏瑾写了足足一页。
那天,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几天后,寝室只有黑洛和苏瑾俩个人,苏瑾把他的遗书拿了出来,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自管自地读了一遍,然后放回了自己的书包里,对黑洛说了一句他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的话。
【所有的阴翳只有通过死亡才会有结果,于是这似乎是一个让人心安理得的悲剧。】
【这是我看到过的一本书里的一句话,】他解释道,【我有时在想,人是什么?我们是否赋予了人太多的意义,哲学本身关于意识和存在的讨论,就哲学中的意识而言,解释说是人脑的机能,认为人的脑与众不同,可以产生意识,能根据自己对外界的感知产生感觉并作出反应。但人不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吗,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吗?我们却把自己放到了独立于自然的地方,我们把自己从存在本身脱离出来,成了意识的载体。有一次,我突然想去骑车,就沿着公路向山的方向骑去,那是春季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望着不远处的山,明朗的绿色使我心情愉悦,我顿时放空了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