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远东狂人」

第1274章 同谋者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274章 同谋者(3/5)

所有人,在整个开罗和谈期间,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的态度一直比较冷淡,只有中国和亚洲各国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热情”,实际上,支持与德国签订一份“不赔款、不割地”的和平条约的国家中,多数都是亚洲联盟的成员国

也就是说,对于这个“不赔款、不割地”的和平条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感兴趣,而法国流亡政府更是放出话来,即使美国政府会签订这样一份和平条约,法国政府也绝对不会承认这份和平条约的有效性,就算纳粹集团遭到清算,法国也必须向全体德国人讨还“公道”,就像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所起的作用那样,在一段时间里彻底瓦解德国的战争潜力。

也正是法国的歇斯底里给了希特勒极好的借口继续战争,他坚持认为,法国、德国,其中必然有一个国家是被统治者,不是法国被德国统治,就是德国被法国统治,如果后者成为现实,那么,德意志民族不如现在就光荣的灭亡,就像挨了原子弹轰炸的日本帝国喊出的口号那样,德国人应该“举国玉碎”,而不能苟且偷安,就算把德国领土全部变成废墟,也绝对不能叫法国得到任何便宜。

但是,在隆美尔看来,希特勒的这个设想并不现实,德国不是日本,德国人也不是日本人,德国人是理智的,当战争的天平已经不可能向德国倾斜的时候,寻求和解才是理智的体现,而不是像希特勒那样歇斯底里的叫嚣与敌人同归于尽。

也正因此,隆美尔在今天下午,几乎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徒劳的劝说希特勒改变主意,同意与盟国方面至少是与亚洲联盟签订一份和平条约,而作为交换,应该明确提醒盟国方面,德国人民不会接受他们的领袖被盟国的法庭审判,即使需要审判,也只能由德国自己的法庭按照德国的法律审判。

正是隆美尔这种“极为天真可笑”的建议,让希特勒大发雷霆,他不仅训斥了隆美尔,而且当场宣布解除隆美尔元帅的多数职务,仅仅只保留了他在总参谋部的职位。

能当着希特勒的面说用魏玛共和国时代的法律审判纳粹集团的话的人,现在恐怕也就只有隆美尔和另外几名将军了,而这恰恰触犯了希特勒的最大忌讳,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容忍背叛,在希特勒看来,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1908远东狂人